来自古罗马的精致玻璃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宝之谜

 

  齐东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唐时期考古、历史、文物、美术教学与研究。

 

  解密何家村 17

 

  中国古代玻璃制造业并不发达,唐代以前出土的玻璃器皿类多是外国输入品。这件凸纹玻璃杯的造型特征、纹样装饰、工艺技术表明是外国输入的无疑。杯的透明度较高,稍泛黄绿色。造型是直壁略斜、大平底。腹部有八组、每组三个圆环纹,圆环纹采用的是粘贴玻璃条技术,装饰效果呈凸起的网格状。粘贴技术是将熔融的玻璃条挑出,趁热贴压在杯身上。粘贴玻璃条为装饰早在罗马玻璃中就已经出现,萨珊玻璃工匠继承发展了这一技术。

 

  类似的玻璃器皿也有发现,陕西临潼县庆山寺出土的一件束颈、圆球腹、小平底玻璃瓶,器肩也有一周凸起的弦纹,腹外壁粘贴不规则的凸起网纹。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贴花玻璃瓶,制作技术相似。这三件粘贴玻璃条后呈圆圈或网格纹玻璃器皿独树一帜,都来自异国他乡。唐代以前同样风格的作品也传入到中国,河北景县北朝晚期祖氏墓出土贴玻璃条为装饰的玻璃碗,腹部粘贴的三根玻璃条呈优美的波浪形,衔接处形成网格纹。封魔奴墓出土的玻璃碗,腹部有一道细阳弦纹。

 

  这两件北朝玻璃经X光分析其主要成分为钠钙,被推测是罗马制品。西亚输入的萨珊玻璃在中国多有出土,西晋华芳墓、北周李贤墓、大同北魏墓都曾发现。西亚的玻璃还有的经中国大陆转输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如韩国庆州松林寺出土环纹玻璃杯,日本奈良正仓院藏蓝玻璃(高足)杯,是丝绸之路畅通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物证。何家村的这件凸纹玻璃杯应是一件波斯萨珊玻璃。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