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至深”的北宋赶考书生悼妻墓志
本来,科举落第的方造就很郁闷,在得知妻子的死讯后,他“创剧痛深,形影相吊,日行二百里,踰浃至吾庐”,一人怀着双重悲痛,每天跋涉两百里,十天后赶回家中,只见家中乱成一团,“老母啼于门,稚儿号于室”……
近日,南京文化学人叶伯瑜收到一份北宋墓志的拓片(见图)。他介绍说,这是湖州藏友盛良君寄赠的,他边读边抄录了一遍。
墓主是一位年仅39岁的女士“凌氏”,她的丈夫名叫“方造”,是个书生。在丈夫离家赴汴京赶考之后,凌氏因病在家去世了。
本来,科举落第的方造就很郁闷,在得知妻子的死讯后,他“创剧痛深,形影相吊,日行二百里,踰浃至吾庐”,一人怀着双重悲痛,每天跋涉两百里,十天后赶回家中,只见家中乱成一团,“老母啼于门,稚儿号于室”……
作为夫君的方造回来后,忍住悲伤,亲自给妻子写了一份墓志,以记述她的勤劳和贤德。
凌氏和方造是同乡,虽没当官,但“藏镪为巨室”,可见凌氏娘家很殷实,凌氏想必也很有家族承传的文脉,因为她生前居然会引用“乐羊子妻谏夫”的故事,来规谏丈夫勤于读书,求取功名。
《乐羊子妻谏夫》说的是:战国时期,有个叫乐羊子的人外出求学。一年后,乐羊子突然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妻子见了,就问道:“你已经学到渊博的知识了吗?”乐羊子低着头小声说:“还没有。”妻子非常生气,她问道:“既然还需要学习,怎么这么着急回来?”乐羊子回答说:“念书太苦,时间久了,想回家看看,休息休息。”
妻子听后,很生气,就顺手拿起剪刀,走到织机旁,把没有织完的绸子剪断了,并对他说:“这绸是由蚕丝织成的,一根丝虽然很细,但一根一根地织下去,就会织成一寸,一寸一寸地织下去,就会织成丈,织成匹。现在把它剪断了,这些丝再也不能织成一匹布了,而前面的努力也全部白费了。你去求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逃学半途而废,这和我刚才剪断丝绸,又有什么区别呢?”
乐羊子听了妻子的一番话,很受启发,明白求学只有不怕吃苦,锲而不舍,才能有所成就。他毅然告别了妻子,又回到老师那里勤奋学习,整整七年没有回过家,一心用在学问上,终于成了一位学识渊博的人。
墓志中还记述了方造和凌氏共生了四个孩子,两儿两女,凌氏去世时,一个女儿已许配人家了,可能还没出嫁,长子也读书了,另一儿一女还很小。
这位方造书生给妻子写的铭诗很感人:“睦族以和,制夫以正。而不同藏,考铭可订!”中年丧偶,可谓字字血泪。
唯一不足的是,方造把“讣”误写成了“仆”,悲痛之际,出现了笔误也可以理解。
由此让人想到,古代读书赶考的艰辛,而书生之妻的品德才识又是这样的感人。
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份简短的墓志,都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做人就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做事就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而“爱”,永远是人生的基础!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