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养小叶紫檀关键在于这5点,文玩爱好者必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很多小叶紫檀手串的爱好者追求的不过是沾染脱俗的檀香,忘记凡尘俗世的纷扰,让心灵得到升华。然而,小叶紫檀手串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把玩的,还需要经过“盘”,简单的来说,就是要先做好小叶紫檀手串保养,等到手串“包浆”之后,才是真“宝气”的手串。

 

      小叶紫檀手串保养效果好的甚至可以当镜子一样照出人来,当然这里指的是料质比较细腻的好料。小叶紫檀新料切面为橘黄色,经过短时间(一周左右)的氧化,颜色就会有变化。从橘黄到橘红再到深红,久则深紫。很多人说紫檀后期会变成黑色,其实那是视觉问题,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你会发现那是紫色,可是我们在任何一家博物馆看到的再老的紫檀,也没有变成黑色的,它们最后的颜色为“紫”。因此,从古至今,人们都叫它“紫”檀。那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它变黑了呢,一方面是由于光线不足而造成了视觉上的误差,另一方面就是你玩得有点“脏”,是不懂得保养的结果。

 

      把玩手串时,人的指纹相当于5000目的砂纸:珠子经过人手的摩擦,表面越发平滑,遇光反射,会形成高亮点,木质的荧光从木头里边透出来,非常漂亮;颜色也会逐渐由浅变深,慢慢形成琥珀状半透明的“包浆”。因此,很多人误以为小叶紫檀手串保养就是多和肌肤接触,有些藏友每天用手搓,甚至去蹭脸上分泌出的油脂,要知道那蹭在珠子上的不仅仅是油,还有水分(汗)、泥、细菌。这样几个星期之后珠子看起来就又黑又亮了,表面糊了一层厚厚的脏东西,许多朋友这时候就误以为自己的珠子已经包浆了,这是对包浆的一种误解。这种包浆是紫檀保养不当的一种表现,它的存在大大影响了紫檀的美观,一旦你不坚持去蹭脸上的油,珠子就会乌突突的暗淡无光,这种方法,是不会使珠子的“好品相”得到保持的。

 

      小叶紫檀手串保养好能够产生“包浆”的效果。包浆是指珠子表面呈一层玻璃体的光面,清澈有荧光,视觉上可入木三分,就是所谓的“通透”,而不是一层老油泥。紫檀的包浆是一个长期氧化的过程,是一个氧化层,跟打磨抛光出来的效果是两个概念。

 

      那么,小叶紫檀手串保养要怎么做呢?

 

      1、先要把买来的新手串密封放置3至5天,让珠子适应当地气候,然后用柔软的棉布或盘珠手套擦去珠子表面的污垢及蜡层。每天擦拭两三小时,持续两天即可。注意不要遗漏珠子小孔处。

 

      2、继续用柔软的棉布或盘珠手套揉搓一周,此时棉布或手套表面会有红色痕迹,同时珠子颜色会变淡,木纹变得清晰可见。这说明珠子表面已经比较干净了,只有干净的珠子才能盘出晶莹剔透的效果。

 

      3、之后将手串放入棉布袋,在阴凉通风处挂7至10天,既让珠子自然干燥,同时也让小叶紫檀自然分泌的油脂得到氧化,形成一层薄薄的、带有琥珀质感的氧化膜。

 

      4、这时可开始用手盘手串。手必须是洁净干爽的,每天盘30分钟左右,盘完后用棉布轻轻擦拭。约两周后可发现,干手盘珠时会有一种粘阻感,这说明珠子表面已形成了一层薄薄的包浆。包浆出现后再自然放置一周,让包浆得到一定程度的硬化。

 

      5、重复进行上述最后一个步骤,历时两三月(具体时间受当地气候条件和珠子油性影响),珠子就算盘好了。盘好的珠子表面有类似玻璃的、灵动的光泽。

 

      需要提醒的是,小叶紫檀手串保养最忌急功近利,需一步步进行,哪一步也少不了。其实,手串的保养过程就是按摩双手穴位的过程,可以养生,而且,看着珠子在手中一点点变化,也是乐事一桩。此外,新的小叶紫檀手串在北方的冬天或换季时,容易出现裂纹,原因是木料本身生长在热带雨林中,不适应北方的干燥、寒冷。为预防裂纹,可在珠子表面滴几点核桃油,或涂上一层天然蜂蜡,但次数不宜太多。如果已经出现了小裂纹,也无须担忧,只要坚持盘珠子,让珠子表面形成包浆,包浆自会填充裂纹。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