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雅玩说臂搁

我国古人写字都是由右向左,已写的字,尚未干透,容易被手腕污染,故于手腕下垫一臂搁,臂搁就是临书枕臂的工具,又称秘阁、腕枕;其用料一般有紫檀、红木、乌木,也有象牙、玉石、铜制的,而较为普遍的是竹臂搁。因为,竹制的材料易得,且坚实耐用,故为文人所常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国古人写字都是由右向左,已写的字,尚未干透,容易被手腕污染,故于手腕下垫一臂搁,臂搁就是临书枕臂的工具,又称秘阁、腕枕;其用料一般有紫檀、红木、乌木,也有象牙、玉石、铜制的,而较为普遍的是竹臂搁。因为,竹制的材料易得,且坚实耐用,故为文人所常用。

 

  上海博物馆收藏了一件邓渭刻制的吾斋竹臂搁,就是一件艺术珍品。此臂搁长25.7厘米,宽5.5厘米,竹面镌刻铭文22句,共计88字,署名云樵。其铭全文如下:“吾斋之中,弗尚虚礼。不迎客来,不送客去。宾主无间,坐列无序。真率为约,简素为具。有酒且酌,无酒且止。请茶一啜,为香一炷。闻谈古今,静玩山水。勿言是非,勿问官事。行立坐卧,妄行适意。冷澹泉风,林泉致意。道义之交,必斯而已。云樵。”此竹刻字体遒劲妍雅,铁笔写来,极为流畅,由于岁月浸润,竹面呈深琥珀色,古色古香,极耐人玩味。

 

  据金元钰《竹人录》载,邓渭,字得璜(一作德璜),号云樵山人,生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卒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其出身竹刻世家,其父邓孚嘉是著名竹刻家,其自幼师承家学,擅长刻竹和治印,又善刻行楷,字迹秀丽,为乾隆朝嘉定竹器刻字第一高手。(如图)他所镌笔筒拓本为《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中收入,今传世作品有《邓渭款白菜笔筒》等。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