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人上榜故宫“黑名单” 并非“终身禁入”

  十一长假,故宫等一批国内热门景点迎来了游览高峰,而一些不文明行为也随即被曝光。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故宫已建立了“黑名单”制度,一些乱刻乱画破坏文物、倒卖门票的人会被列入黑名单,在两年或三年内禁止进入故宫,目前已有2500人进入这份“黑名单”。

  “黑名单”并非“终身禁入”

  今年六月,故宫开始实行实名制购票,并且建立了“黑名单”制度。针对乱刻乱画破坏文物的,肆意“加塞”、加价出售门票从中牟利的黄牛,以及在故宫内兜售小商品、发放一日游小广告的人员,劝阻无效的列入“黑名单”。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虽然游人文明素质在逐步提高, 但筒子河垃圾、裸模故宫内拍照、铜缸被屡次刻字等事件说明一些不文明行为依然存在”。

  据悉,进入“黑名单”的人群将会在一定时间内被禁止进入故宫。为此,故宫在每个窗口都设有监控设施,将定期统计高频率购票人员,并进行筛查,将其中能够确定非法身份的人员列入“黑名单”,禁止其通过任何渠道购买故宫门票。单霁翔表示,目前已有2500人上榜“黑名单”,“黑名单”制度不会是“终身禁入”,目前还没确定禁入时间是两年还是三年。他介绍,实行实名制之后,故宫院内的游商、黑导游、小广告等人员也大大减少,再不是过去每逢假日便成群结伙,入宫牟利的状况。

  游客刘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景点设置游客‘黑名单’是对游客行为的一种约束,在这种无形的警示下游客的自身素质也会随之提高。” 游客王先生则对故宫的“黑名单”表示无所谓:“故宫这样的景点来一次就足够了,谁还会每年都来啊。两三年的禁入期,基本起不到什么震慑效果。”

  此前曾有网友曝光故宫御花园内有一口清宫遗存的铜缸,被游客刻字“秀恩爱”,故宫方面随后就此向公安机关报案,并谴责这一缺乏社会公德的行为。据了解,这口被刻字的大铜缸已于日前完成了修复工作。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