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长城见短不见长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

  30年前,连续剧《霍元甲》引得万人空巷。其主题曲曰《万里长城永不倒》,第一句歌词就是:“昏睡百年 国人渐已醒……”

  30年过去俱往矣。 6月28日,各大网站标题:《万里长城近3成已消失 村民拆长城砖盖房》。一方面是“风雨侵蚀、树木撑坏墙体现象严重”,同时则是“长城砖被盗、贩卖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的野长城旅游热加速了古长城的破坏”。合力所致,长城日渐其短,《长城保护条例》成了一纸空文。

  是故唱起老歌之际,倍感不少“国人”距离“已醒”尚有距离。

  在河北卢龙县刘家营乡东风村,低矮破旧的建筑,使用的多是青灰色的长厚砖。老百姓说,村里穷,早些年从长城上拆下长城砖来盖房。一块刻字的大砖卖三几十元,不知道孟姜女泉下有知作何感想。

  除了非遗保护的担忧,笔者更加担心的是“不拿白不拿,拿了不白拿”的社会心理。

  改革开放之前“有主义无社会”,经济组织与社会组织全在政治组织的羽翼之下,经济体制改革使得经济来源多元,“社会”的地位上升。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把“社会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并且提出“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强调了全民参与的重要性。

  但是,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与倡导与经济发展并不一致。忆清末民初,民间盛传雷峰塔砖能够“辟邪”、“宜男”而屡屡遭到盗挖,至1924 年终于轰然坍塌,“雷峰夕照”成为历史。就“毁我长城”而言,其心理与挖倒雷峰塔并无二致。“公家的东西”是“全社会”的,本人自然有一份。

  这种“暴殄天物”的社会风气倘若任其泛滥,危险性甚至可能成为贪官腐败即“少数人的大寻租”的另一面:“多数人的小揩油”。现在,对于各级领导干部,党中央提出了防止“破窗效应”的对策。对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人,要严肃查处,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防止“破窗效应”。作为党纪无疑是釜底抽薪,直逼命门。但是,对于社会上的“小打油”——例如挖掉长城的大砖盖院墙之类,党纪却是力所难及,因为光天化日之下,无“窗”可破。

  所以,一般意义上的守法教育之外,具体的落实措施与毫不手软的事后惩戒实属必要。例如野外面积大不易保护的问题,缺人缺财缺专家知道的问题,发现之后“亡羊难以补牢”的问题,都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到国外看看,数百年的教堂、广场为什么保存完好?宗教意义上的敬畏与全社会的文明意识是两大关键。中国传统文化的“四端”同样强调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但是缺少的是公德流布社会、“深入人心”。是故万里长城一点一点地“倒”,已经是迫在眉睫的危机。

  盖长城伟大因为前有“万里”二字,如此见短不见长怎不令人仰天长叹。

  再过30年会如何?那首“永不倒”的歌能否继续大气磅礴、响遏行云,我们期待,同时继续担心。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