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戏脸谱介绍
2015-11-25 17:13:03 来源:中国文物网 已浏览次
京剧中,根据《西游记》改编的剧目为数不少,这类戏的主角差不多都是孙悟空。所以孙悟空的脸谱即具有猴子的面部特征,又体现美猴王的身份。勾画猴脸需要根据演员脸型和表演样式创作,有“倒栽桃”、“反葫芦”、“一口钟”等说法。
头戴钻头盔,绒球满缀,显现出其神仙身份。盔头纹饰规则、饱满丰绒,飘带循序垂挂,显现出其“风雨过后、立地成佛的淡然之色”。大红色脸缘,鼻端上凸,高逾脑门,突出猴子之面貌特征。眼圈勾金色,凸显其不是凡人之身,也强调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和他的英勇无敌。脑门上幻化的舍利珠之形,表示他乃佛门弟子。例如“斗战胜佛”的脸谱,其纹路较为繁复,勾金眼圈,额头写金色“佛”字,两侧衬以金色的“万”字和黑色套银的蝠纹。
猴戏脸谱不仅根据戏剧内容变化样式,表现角色的喜怒哀乐,还展现出表演者各自对猴戏的理解和诠释。猴戏脸谱的样式也随着演员的不同而生出不同的形式和画法,大有一人一面的风潮。京剧大师之间猴戏脸谱各有千秋,皆为独创。
北派的猴戏脸谱勾法为,脸型勾作宽腴的枣核型,眼轮内逗,这个谱式像“红猩猩”。另外,孙悟空这个角色是武生和武丑“两门抱”的,所以这个脸谱还很有些像武丑脸的格局。北昆前辈名家郝振基老先生演《安天会》就是用的这个谱式。
杨小楼早期承袭张淇林的样式,后期则根据自己的脸型,发展出了自己的悟空脸谱。因为脸型特殊,这个脸谱样式后来无人再用。杨小楼的悟空脸谱正额勾七笔毛纹,左右两旁各衬四个小蝠儿,眼圈里画上了细长而挺立的剑眉,象征孙悟空钟天地之灵气,秉阴阳之精华。
李万春的谱式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倒葫芦”谱式。所谓的“倒葫芦”,就是红色部分在眼圈以下部分变窄以后,复又变宽,使得整个红色部分像一个倒置的葫芦。这个脸谱额间的旋毛部分也有一定程度的简化,嘴角附近的纹路也极为精彩。另外,鼻头部分还勾成白色,有点像金丝猴的意思。此谱是目前舞台上“最为活跃”的一个猴脸谱式,用者甚多。
刘奎官先生的谱式,脸型和李万春有些仿佛,但是纹路的安排,则大异其趣,而且眼圈内勾成星斗的样子,看着很有些“仙气”。
南派的猴面样式与北派风格迥异。
著名的海派武生、猴戏专家郑法祥先生的谱式虽然也有人归之为“倒栽桃”,但与北派的大异其趣。他的这个谱式,据说是在1927年,郑老南下广州,在大佛寺看到一幅《悟空斗战胜佛》的线刻图,由此得来灵感,创造了这个独特的悟空脸谱。整个脸谱红色部分略呈倒梯形,大嘴岔,鼻头为蝶型,下接“蜻蜓尾”。纹路不多,但每一处都有个名堂,比如额头的“寿纹”,眼角处的“鱼尾纹”,两颊的“虎皮纹”等等。
张翼鹏先生的谱式笔路较为简单,基本上就是用红色揉出一个“倒葫芦”的样子,留出眼圈,并于眼角嘴角等处略作勾勒。但是张翼鹏在塑造孙悟空时使用了一个毛茸茸的头套,这是京剧化装方面的创新,具有十足的“海派”味。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