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印刷有问题?“错版币”别急着收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正常钱币下与疑似错币上对比记者李焜染 摄

 

  24日上午,市民朱大爷向本报展示了一张“错版”人民币,该人民币为1953年的一分钱,正反面都印错了位。

 

  朱大爷说,纸币是1964年他老伴坐公交车时,售票员给的。“当时我们也弄不清是错版币还是假币,就一直保存着。”前几日朱大爷看到一则关于错版币的新闻,“听人家说这错版币有收藏价值,所以想求证媒体,看看能不能鉴定一下。”

 

  24日上午,记者和朱大爷拿着纸币来到中国农业银行(杆石桥分理处),工作人员介绍:“这一分钱的纸币是真的,那时市场上几乎没有假币,也很少有人对面值这么小的钱造假。错版币是否具有收藏价值是由市场来决定的,银行方面无法对其估算,如果拿到银行,会作为残破币销毁。”

 

  在中国银行,工作人员称:“这张一分钱纸币没有防伪标识,只能通过纸张和印刷判断真假。但因为银行不是专业的鉴定机构,不能给出权威的判断,必须到中国人民银行鉴定科去鉴定。”

 

  随后,记者和朱大爷来到中国人民银行(山东分行),工作人员于先生表示:“错版币的真伪,要经过专业鉴定。仅从肉眼来看,这张一分钱有人工切割的痕迹,属于变造币的一种,应该是假的。”

 

  在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所谓“错版货币”问题答记者问》一文中,其中一条写着:“错版货币是不存在的。因为印钞厂印制钞票时使用的印版、制造硬币使用的钢模等,是一个整体,在印制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局部倒置或颠倒的问题。因此,也就更谈不上所谓的收藏价值。”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