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的发展演化

       面塑艺术起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山东荷泽,河北掖县,山西的定襄、繁峙,陕西和甘肃等地农村,至今在逢年过节时仍保留着面塑“花馍”的风俗习惯。“花馍”又叫喜饽饽。造型有龙,凤,花,鸟,鱼,虫,狮子,水果等,人们为了庆贺,为了祭祀,乡村中到处可见互送礼馒的欢快动人场面。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审美观和生活的需求也有了新的需求。艺人们为了市场的变化,人们的需求,从祭祀,礼馍,水果,小动物逐渐发展到了民俗戏曲人物。近代面塑据考其发祥地为山东荷泽,荷泽面塑也有三百多年历史。但在旧中国荷泽地区土地贫瘠,兵匪和灾荒不断。艺人们为了糊口,背着面塑小木箱,走南闯北,穿街走巷,漂流四方。许多艺人走遍北京,天津,上海大江南北,艺人们的沿街卖艺也将面塑技艺到处传播。对当地民间艺术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和启发。北京著名的面塑艺人汤子博,郎绍安,曹仪策等在传统签插式面人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使面塑在造型,色彩,装饰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从签插式转变成圆雕式面塑。从玩具的面塑变成了高雅,便于欣赏和存放的艺术品。使这一民间的雕虫小技,登上大雅之堂。几十年的辛勤耕耘,使面塑技艺达到了顶峰。在半个核桃皮里能塑造出十八罗汉人物,当人们欣赏到精美面塑艺术时,无不拍手叫绝,人们尊称面塑艺术家面人汤(汤子博)面人郎(郎绍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面塑艺术得到了政府大力扶植,当时的文化部长沈雁冰亲自安排汤子博到中央美术学院工作。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又成立了汤子博工作室。郎绍安1956年被命名为老艺人,同年被聘为西城区政协委员。1957年被调到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面塑艺术。 责任编辑:小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