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熨斗见证宁波历史(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明代精雕熨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间为烟囱熨斗   

       宁波不仅是著名的红帮裁缝发源地,还有可能是熨斗种类最多的地区。

       当地民间收藏者曹洪年正在努力证明这一点。

       十多年前,他就开始收藏各种散落在宁波民间的熨斗。这个五一,他要为自己的藏品办个小展览,地点就在他所居住的社区——明楼街道徐家社区。

       “这些熨斗摆在一起,就是一部中国近代熨斗的演变史,也是我们宁波民间文化的一种展示。”曹洪年说。

       一次偶然的机会,曹洪年在旧货市场上淘宝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小物件——纯铜质地的民国熨斗。

       通过查阅资料,他得知宁波裁缝是出了名的,民间有很多这样的熨斗。尤其在一些制衣厂里,品种更加齐全。

       从此,曹洪年开始收藏熨斗。最多的时候家里有100多个。有次,他抱着5个熨斗回家,差点被妻子赶出家门,因为连家里的过道上都堆满了熨斗。

       熨斗收藏得多了,曹洪年发现,宁波的制衣历史确实悠久,而且,水准很高。

       他举例说,民国时期,宁波的熨斗上多了一个“小烟囱”,这是出风口,当时的熨斗是利用煤炭加热来熨烫衣物,煤炭会产生烟气,有了烟囱,熨衣服的人就不会被烟熏到了。

       还有个三角形的青铜小熨斗,把手是木头做的,熨斗顶部与把手之间用一根十厘米长的细铁杆连着,形状很像古代的烙铁。“其实这个熨斗是用来熨衣服的边边角角的,大熨斗熨不到的地方,这个小熨斗能轻松搞定。”

       熨斗

       汉时称“威斗”、唐时称“金斗”、宋时称“火斗”、明时称“焦斗”。富贵人家用料华贵、制作精巧、雕龙刻凤,柄也考究。汉唐时“斗”内用热水就可以使用,明清时期改用木炭加热使用。据说熨斗最早历史可追溯至商代,原作为刑具而发明,专门熨烫人的肌肤,到了汉代,其功能用于熨烫衣服并流行于明清。
责任编辑:水秀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