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雕漆大师张来喜精心制作雕漆大花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雕漆大师张来喜精心制作雕漆大花瓶。


       扬州天下景 漆器天工物


   河水又北。大运河从镇江谏壁穿过浩瀚的长江,在瓜洲古渡处进入苏北。九百多年前,文学家王安石在那里留下了《泊船瓜洲》的著名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从瓜洲古渡往北15公里便到了扬州。

   扬州旧称广陵,是典型的因“运”而生,因“运”而兴的一座古城。史料记载,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问鼎中原而疏通了流经苏、锡、常、扬的故有水道,并在扬州境内开挖了沟通江淮的三百里邗沟,建筑了用以输送兵马粮草的邗城。此后的2500年里,扬州以邗城为基础,以运河为依托,汇聚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一路走来,数度辉煌。

   康乾年代,扬州更因运河的漕运而兴,因盐市而盛。“万商落日船交尾”、“春风十里扬州路”,说的都是那时扬州的盛景。

   扬州风光漪昵,市面繁华。有瘦西湖、大明寺,还有琼花、美女和淮扬菜。“腰缠十万贯 骑鹤下扬州”,说的就是扬州城的奢华;遥想炀帝当年,运河初通了,艨艟舟发,道的还是广陵郡的魅力。但此次引起记者关注的则是国宝级工艺美术------扬州漆器。

   扬州漆器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饮誉海内。隋唐时期,扬州漆器工艺日臻化境,到了明清时代,扬州漆器进入鼎盛时期。漆器也历来是扬州的贡品。据史书记载,唐僖宗时,高骈任扬州盐铁使,为献媚朝廷,曾一次从运河向长安运送扬州漆器逾万件。清代两淮盐政向清皇朝所贡漆器更是数不胜数。

   在扬州工艺美术馆,记者见到了雕漆嵌玉《和平颂》、《喜鹊登梅》大挂屏,这一对挂屏是扬州已故著名漆器老艺人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精心制作的精品。曾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十年动乱期间,红卫兵要烧毁这对挂屏,被周总理保护下来。现珍藏在扬州工艺美术馆。

   在扬州工艺美术馆成书记的引领下,我走进了该馆工艺美术大师张来喜工作室。张大师从事雕漆技艺快30年了,他说,雕漆工艺相当复杂,由于制造的手工性、雕刻的复杂性、技巧的专门性、艺术的独特性,使得雕漆作品从设计到成品,必须由许多手工艺人经过若干道工序方能完成。一般说来,一件普通的雕漆成品,至少需要半年时间,高档和精细的雕漆艺术品,少则一年,而珍品的雕漆佳作,需要两至三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记者目睹了张大师多年来制作的一批有较高工艺价值的精品。有红雕漆《江天一览》大花瓶,1990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一等奖,中央电视台曾作为“中华之最”的专题进行过报道;他制作的雕漆《石壁溪水》、《云壑松风》地屏荣获第五、第六两届“西博会”金奖;《溪山访友图》台屏、《湖山叠翠》地屏获第七届、第八届“西博会”特等奖。

   如今张来喜大师已经是扬州雕漆界的领军人物,而扬州漆器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也列入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选为国家领导人出访时的礼品。同时,扬州漆器作为一个产业也在健康地发展,产品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扬州的地方经济和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作出了独特贡献。
责任编辑:水秀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