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冠华的中国画艺术及市场状况
2014-11-12 14:18:37 来源:美术报 已浏览次
高冠华,江苏南通人,1915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是我国当代卓越的写意花鸟画家、美术教育家。1999年逝世,享年84岁。
1931年,初中毕业的高冠华考入南通中学师范科,此间边学习边画画,从未间断。基于他的聪颖和勤奋,绘画功底日见深厚,在校三年间连开了六次画展,作品发表在《江苏学生》杂志上。1934年师范毕业后,受聘于城北小学,仍笔不离手,画技日趋于精。1936年,杭州艺专招收插班生,在众多考生中惟独他被录取,并直接插入高三班学习。至此,21岁的高冠华遇见了他的恩师潘天寿。师生相见伊始,潘老师见到他的作业赞叹不已,并教导他要把目标定高一点,“要埋头业务,留千古之名于后世。”高冠华领师之教,在他姐姐的资助下奋发图强。1937年芦沟桥事变,上海沦陷后他只得留在海门坝头镇小学暂任教务主任,次年南通沦陷,该校亦被迫停课。当他得知杭州艺专已迁往湖南沅陵,旋即赴湘复学。复学后在全校学生画展上,他以优异成绩获国画一等奖,油画二等奖。不久,艺专再迁至昆明安江村,并成立了国画系,由潘天寿任系主任,亲授国画、诗词、书法,此时高冠华也进入国画系学习,与吴冠中成为最刻苦用功的学生。1940年,25岁的高冠华毕业后留校任教,并破格接任本科生班的花鸟画教师。因其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深受学生的称道与欢迎。1942年,经人介绍,高冠华第一次拜谒徐悲鸿,他带去了《毛竹幽禽》和《鹌鹑菊石》,徐悲鸿当即挥笔在两幅画上分别题写“壮采极高境界也”、“奇趣洋溢”。抗日战争胜利后,高冠华随潘天寿返杭州,在修建校舍、安排复课的事务中竭尽全力辛勤工作,为学校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复课后他仍继续任教。解放后,高冠华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和北京艺术学院,1964年调往中央美术学院。文革期间,他被下放南通,虽在政治上、生活上遭受不公正待遇,却仍一直从事艺术工作。在南通各港口、工厂、集镇,到处有他绘制的巨型油画“领袖像”,六年中先后完成178幅。1979年4月始恢复公职、恢复原工资,获得彻底平反,分配到南京艺术学院后又借调返回中央美院,兼程两地任教,可谓“京京道上,仆仆风尘”。虽然辛苦,但此时的高冠华似乎焕发了青春,尤其因有共度患难的夫人张旭大夫的精心照料,治好了多年的病痛,恢复了健康,使他进入了一个旺盛的创作高峰期,一大批优秀作品在笔底涌出,并以极高涨的热情参与许多美术活动。1985年,他为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撰写教材,并摄制录像带分发至一百多个分校用于教学,使十万之众的学员获益匪浅。1989年,中央美院、中国美协和中国画研究院为祝贺高冠华从教50周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他的大型画展,人们对展出的130余幅诗书画、素描速写作品交口称赞,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1990年,高冠华先后两次应邀赴日本进行进行文化交流。他的作品在日本受到极大赞誉,并出版成画册;1992年,高冠华又应日本大阪华侨协会邀请第三次访日,在松板屋举办了个人画展,还选送了《飞雪落纷纷》一图参加日本第一届国际书画展,并荣获“国际书画最高荣誉奖”。1993年,高冠华应邀率团赴台湾省,并在台举办了大陆画家联展。访台期间,两岸画家济济一堂进行文化交流,共同切磋画艺,高冠华还应邀在台北文化大学讲学,并在欣兴画廊举办了他的个人画观摩展。所展作品深受在台老师、同窗、好友的叹服,令台北观众为之倾倒;台湾省各界也对他的艺术成就给予极高评价,誉他为“国宝级大师”。1995年,高冠华又应邀访问美国,在美国旧金山文化交流中心举办个人画展,荣获“中国美术大师奖”。高超的艺术造诣,杰出的艺术成就,使高冠华先生于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奖;于1994年入选英国剑桥(23)世界名人辞典。1995年,为庆祝高冠华先生80华诞,原北京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及社会各界高冠华的弟子们为他举办了隆重的庆祝活动。举办的大型画展上,展出了百余幅他在七、八十岁期间的新作;印刷出版了《高冠华画集》和百余首诗词精选集。
早在1980年,中央美院国画系老主任叶浅予先生说过:“写意花鸟潘老过后现在就数高冠华老师为首了。”高冠华作为潘天寿先生的入室弟子,能诗、书、画聘为一体。尽管追随潘老30春秋,但仍力主“师迹不如师意,师意莫若窥其神韵,探其精英,方可登峰造极。”故其所作“上撷宋之诸家之长,下究青藤、八大、缶老之奥”。兼习西法,加强造形,认定“画须始于形似,终于神似,似而不似,不似而似,方为上品”。因此,他的画,不论一花一鸟,一草一木,都赋予绚丽的色彩,新异的构图。特别对疏密聚散、穿插、交错要求严格,而且节奏感特别强烈。画寓诗情,神态栩栩,既有传统,又有新意;既有潘老的风骨,又有自家面目,可谓另具一格,独树一帜。
高冠华先生的早期作品就深受大家喜爱。1942年至1944年间,先后在四川南充、泸洲、书寿、涪陵等地曾举办四次个人画展,所带作品往往一售而空;在昆明举办的第五次个人画展,80件作品全部高价售出;特别是在重庆举办的第六次个人展,近百作品被抢购一空。这两次展览所得颇丰,竟达黄金百两,轰动画界。由于高冠华极尊师之教,此后45年不再举办过画展,潜心钻研,淡泊名利。但高冠华的成就与影响与日俱增,其作品越来越受到收藏界和评论界的重视,争相求购。直到1965年,才在北京荣宝斋寄售他的国画,四个月售出24幅,其中《寥廓江天万里霜》作品极精,被日本人高价购回收藏。在一次拍卖会上,他的四尺作品曾被收藏家以10万元拍定。高冠华先生慷慨地作为善款全部捐赠给了残疾人事业基金会。
责任编辑:小赖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