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大家——任伯年

      “海派”

      19世纪中叶,上海经济发展迅速繁盛。《韩松阁谈艺琐录》指出:“自海禁一开,贸易之盛,无过上海一隅。而以砚田为生者,亦皆踽踽而来,侨居卖画。”上海开埠之后,工商业的发展活跃了这里的艺术市场,吸引了江浙一带的众多画家。云集于此的画家,师承不同,各有专长,虽有受“小四王”、“后四王”影响的名家,但是居主流地位的则是被称为“海派”的群体。“海派”善于把诗、书、画、印 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将明清大写意水墨画技艺和金石艺术中刚健雄强的审美特色、强烈鲜艳的色彩融会贯通,描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

      “海派”诸家

      “海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张熊、朱熊、任熊算起,任熊、任薰兄弟及其学生任颐又并称“海上三任”,以任颐为高峰。晚期“海派”则以吴昌硕为巨擘。
任熊(1823—1857年),字渭长,号湘浦。任薰(1835—1857年),字阜长,又字舜举。二人出身于浙江萧山贫苦农家。早年任熊在浙江宁波为文人姚燮称许,邀至家中一年多,创作了《大梅山馆诗意图册》(120幅)。后来兄弟俩寓居苏州,在上海卖画为生。任熊长于画人物,兼工花鸟和山水画,主要师法陈洪绶,但形成了高古谨严、笔力刚健、勾勒方硬、富有装饰感的个人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其《自画像》轴。任薰画风受兄长影响,略带个性,但基本倾向一致。任熊之子任预(1853—1901年),字立凡,继承家法,亦善绘事。

      早于任伯年的名家张熊,字子样,浙江秀水人,工花卉、山水、人物画,花卉作品尤精。和任伯年同期活跃在上海画坛的还有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胡远(1823—1886年),字公寿,长于山水和花卉创作,他与上海钱业公会有些联系,对任伯年到上海之后帮助较大。

      “海派”大家——任伯年

20130103102810_15256.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任颐(1840—1895年),初名润,字小楼,后改字伯年,浙江绍兴人。任伯年之父鹤声,号淞云,据说是一个兼擅绘事的米商,“善画又善写真术”。任伯年自幼受到父亲在艺术上的熏陶和指导,亦擅肖像画。任伯年早年曾参加太平军,斗争失败后离开家乡到宁波随任薰学画,并在1864年随任薰到苏州。后经苏州到上海,得到胡公寿的帮助,“代觅古香室笺扇店安设笔砚”,不数年,画名大噪。

      任伯年所作人物画,有肖像,也有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题材丰富,内容通俗易懂,思想倾向明确。《苏武牧羊》、《雪中送炭》、《钟馗》、《女娲补天》、《关河一望萧索》等都反映出他忧国忧民的朴素情感。他长于默记,平时很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和造型能力训练,所作肖像画,既渊源于其父的民间写真术,又继承了曾波臣一派先画墨骨然后敷彩的画法,能抓住人物瞬间的神情动态,简练传神,有“曾波臣后第一手”之誉,如《东津话别图》、《任淞云像》、《仲英先生五十六岁小像》、《三友图》、《高邕之像》、《寒酸尉像》等都是他优秀的代表作。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