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雕艺术历史溯源

      在中国,远在明清时期,民间在喜庆婚娶、祝福庆寿、喜得贵子时,为图吉祥如意,就有了赠送红鸡蛋的习俗。当时在北京一带更是流行此风,而且用量也相当可观。于是就有一部分人摆摊设铺,专门卖红色染过的鸡蛋,称其为“彩蛋”。后来,商贩们又在彩蛋上画些花鸟、鱼虫、脸谱等图案,以图生意兴隆。

      在欧洲国家,基督教传入欧洲之后,大约在中世纪时代,开始有人将壳予以彩绘装饰,取其具有〝新生〞,〝重生〞之意义,而使它成为复活节的装饰品,此一习俗迄今仍流行于欧美各国深受基督教影响之地区。但将装饰蛋提升至艺术品之境界的功臣,则非Faberge家族莫属。

      Faberge家族于公元1884年为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设计了第一款的〝皇家复活蛋〞被指定为皇室御用品珠宝商。其后所接连不断完成的皇家复活蛋系列产品,使得装饰蛋成为举世皆知的艺术品,其作品遗留至今偶于拍卖会上出现,皆以惊人的高价为人抢标。而其所创造的豪华风格,与民间彩绘蛋艺术相结合,形成今日欧美地区装饰蛋之独特风格与流行。

      经过多年演变,彩蛋工艺逐步提高,如今,人们将鸡蛋钻孔掏空,在蛋壳表面雕刻精美图案,终于形成了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艺术珍品——蛋雕艺术品。

      在世界工艺美术舞台上,蛋文化已有百年的历史。即便是现在,彩蛋在西方的复活节、圣诞节都是吉祥、祝福的礼物,在俄罗斯博物馆的收藏品中,蛋文化占到了4%。
责任编辑:泽恩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