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富比春拍上海预展6000万天价瓷器引爆新热点

而存量极少的钧窑瓷器,又是另一番高贵的架势了。那只明代的钧窑天青釉仰钟式花盘据称是因为太稀有,基本处于有市无价的状态,所以才贴上“询价待沽”的标签,一副不愁找不到买家的样子。方先生说,“询价待沽”不是哗众取宠的做法,而是确实没有先例,很难判断拍价,“我个人认为6000万港币是一个比较保险的定位。”

       昨天,一只钧窑天青釉仰钟式花盘亮相上海,立刻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件打着“询价待沽”字样的神秘瓷器,据称是本次香港苏富比春拍中最重量级的拍品,业内估价在5000万至6000万港币之间。此次春拍4月9日将在香港举行。

 

       作为今年国内春拍第一槌,苏富比此次收集了270件、总估价高达2.5亿港币的艺术拍品。和往年不同,尽管今年在油画方面依然有刘小东《战地写生:新十八罗汉像》、郭柏川《北京故宫》这类估价在3000万以上的画作,但均难敌瓷器拍品的精彩。

 

       在上海举办的预展中一件官窑粉青釉纸槌瓶据称出自于一位日本神秘藏家之手,此瓶堪称官窑极品,瓶身薄如纸张,呈粉青色,据说此类颜色极难调配,定是陶瓷名匠的杰作。苏富比的瓷器专家方先生告诉记者,该瓶估价应该也在5000万港币以上。而这位日本神秘藏家抛出的另一件藏品,一幅南宋的设色纸本人物图挂轴,估价也在700万港币,据说,南宋的画纸在民间能保存得如此完好,实在是一个奇迹。

 

       而存量极少的钧窑瓷器,又是另一番高贵的架势了。那只明代的钧窑天青釉仰钟式花盘据称是因为太稀有,基本处于有市无价的状态,所以才贴上“询价待沽”的标签,一副不愁找不到买家的样子。方先生说,“询价待沽”不是哗众取宠的做法,而是确实没有先例,很难判断拍价,“我个人认为6000万港币是一个比较保险的定位。”

 

       ●行家视角

 

       马未都:“大众艺术投资”是假像

 

       根据福布斯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去年全国119家拍卖公司的总成交额突破了243亿元,远远超过前一年的168亿元。如此“井喷”的景观据说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了。拍卖界普遍认为,由于经济保持高速发展,今年国内拍卖市场将延续去年的火爆,成交额有望创出新高,但去年艺术品“普涨”的现象将一去不复返。资深艺术评论人牟建平认为,今年古书画行情将有望回暖升温,而一向被批“虚火过剩”的当代艺术,其不确定性和风险也将渐露端倪。

 

       一向以民间收藏家自居的马未都也比较看好后市,不过他认为当务之急是尽快向老百姓普及文物常识。最近他登上《百家讲坛》开讲陶瓷和家具,就是他在这方面做的努力。据说,有一些地方的老百姓,一听到马未都说老家具这么值钱,都将自家的存货藏起来不卖了。

 

       然而在马未都看来,普及常识,只是让老百姓更好地保护自己,而非鼓动所有人都去做收藏。“收藏永远是少数人的事,普通人玩不起,也很难把握。”他说:“至于所谓的‘大众艺术投资’,都是假像。”马未都同时表示,当下市场过分关注拍品的价格并不正常,因为支撑拍卖市场火爆的不是价格而是文化,“老百姓前些年看到艺术品卖过了千万元,觉得很震撼,后来过亿元,又震撼一把,但是完了就是完了。还是文化最重要,有了这个基础,艺术品市场以后会更好。”

 

       ●链接

 

       钧窑:中国宋元时期北方瓷窑。钧窑在河南省禹县,为宋五大名窑之一,亦称“均窑”、“钧州窑”。位于今河南禹州。因古属钧州,故名。以钧瓷著称于世,属北方青瓷系统。创始于唐,兴盛于北宋,以后历代都有仿造。钧窑在河南省禹县,古代称为钧台,明代称钧州,所以命名为钧窑,传世不多,为瓷器中的极品。

 


 

责任编辑:水秀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