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涛:对于青年艺术家现状的一点看法
2014-08-28 14:47:14 来源:99艺术网 已浏览次
青年艺术家对于自身的强调明显区别于上代艺术家的宏大特色,他们的创作介入角度和作品形态等也呈现出了极其多元的状态。他们更迷恋于在社会生活中获取经验和顿悟,将这种个人生存感受通过艺术的方式来精细的揣测和修炼。
对年轻人作品现状的看法?
现状分析:
不同类型(学术性、商业性)
不同年龄段(刚毕业、已经进入市场)
对于年轻人的发展未来预测?市场前景?
投资建议?价位?哪种类型的作品?为什么?
青年艺术家对于自身的强调明显区别于上代艺术家的宏大特色,他们的创作介入角度和作品形态等也呈现出了极其多元的状态。他们更迷恋于在社会生活中获取经验和顿悟,将这种个人生存感受通过艺术的方式来精细的揣测和修炼,也倾心于从当下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出发来凸显现代灵魂被分割的飘零状态。更为普遍的是青年艺术家对于高深晦涩的艺术理论和哲学问题缺乏兴趣,而是更专注于对当下生活的表现。他们往往对于既定的现实秩序存在某种疲乏的态度,更多的依赖于感性经验去独立构建自身的精神维度,将自身置于各种相对封闭的现实空间来进行自述。孤独、无奈、调侃抑或是某种磨砺心境的修行,常常成为他们对于传统价值认知模式对抗的形式。
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还没有呈现出可以肯定的学术性,更多是对于已有学术的附庸和复现。但是所谓的学术建构其实也是艺术家在“游戏”状态时的集中呈现,那么他们“游戏”过程中的广度和深度其实是评判他们将来作品学术性的一个重要标准。从青年艺术家作品的市场来讲,近些年有明显的资金流向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但是这部分资金仍然处于对 “传统”审美范畴内作品关注的惯性,然而对于这类形态的作品创作,其实已经在青年艺术家群体中处于即将被遗弃的一种状态,冲破所有已经被定论的绘画方式和思维方式,貌似是未来青年艺术创作的主流方式。
近两年的艺术类毕业生坚持艺术创作的人仍然有很多,但是艺术圈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先涨后落,对于现在开始做艺术创作的毕业生来说将是一次有关性格、学识和勤奋度的考验。尽管更多的社会关注和资金对于青年艺术家有更多优势,但艺术圈本身秩序尚未完善建立,混乱的艺术资源分配方式和学术引导将会对于青年艺术家造成永久的伤害。对于已经进入市场的青年艺术家来讲,我认为他们更多的是处于“凤尾”状态。新的市场收藏体系将会完全颠覆已有的标准,对于艺术品的收藏和投资将会在未来几年内出现一种新的可能性,并且会成为主流。
当下对于青年艺术家作品的收藏和投资要从了解整个青年艺术家群体开始,青年艺术家们创作过程中的社会素材和生活体验已经处于历史最为丰富的状态,所以一切实验性的艺术创作方式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艺术的标尺,那么当下艺术收藏和投资要试着和艺术家的创作状态保持一致性。
责任编辑:小赖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