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达:暴力式冒险

      谷文达:中国当代最重要的国际艺术家之一,现居住和工作于上海和纽约,职业艺术家。1955年生于上海,198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85美术新潮运动主将,1981年至1987年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

 

20100709162537237.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998年底,谷文达的作品《天坛》登上1999年3月《美国艺术》(Art in America)的封面,成为华人艺术家的第一人。2009年被评为《南方人物周刊》评为“中国魅力50人”,2009年马爹利年度非凡艺术人物奖项获得者。代表作品有:《碑林》、《联合国》、《天堂红灯》,行为艺术系列《文化婚礼》,最新作品《中园》等。

 

      作为当代艺术“海外四大金刚”之一,谷文达并不避讳自己对中国背景的借力,也不在意头顶上所谓“国际艺术家”的虚幻光环。对他而言,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才是一切。“我骄傲的是我作品中有很多的前卫文化,能够引起挑战、激发思考。至于前卫到何种程度会被容纳或被扼杀,则需要自己去判断和平衡。”他相信性格决定命运,即便不是做艺术家,在其他另外任何一个领域,他也会把自己的能量释放到最大。《碑林---唐诗后著》由50块巨大的“墨玉王”石碑组成。让观众感到震撼且不乏荒诞感的是,这些陈列在空旷展厅里的石碑不再是站立的,而是平卧,观者必须俯看它。

 

      作为艺术家,谷文达冲锋陷阵,哗众取宠,他特立独行,叫人倒抽一口凉气。很难想象,一向以先锋前卫精神著称的他,最初接受的是传统的国画教育。上世纪80年代,谷文达是陆俨少先生的山水画研究生,对“雄浑大气”的北宋山水情有独钟。

 

      “如果不做艺术家,我也会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这是我的性格决定的。”即使听上去漫不经心的一句话,也隐喻着谷文达的无限野心。人们对于艺术家总有各种各样的印象定势,比如艺术家应该高傲不驯——但谷文达对待所有人都一样亲切好脾气。盛名之下的大师,自信与谦和始终相得益彰。“任何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是新来乍到,一切从零开始。”这也表现在他接受化妆这件事情的超然态度上,“今天我也体验了一下做美女的感觉。”上妆的时候,他一边喝绿茶舒缓因为连续一周每天4、5个采访而嘶哑的嗓音,一边笑着调侃。

往返于纽约、北京、上海的工作室和世界各地有他展览的美术馆、画廊之间,是谷文达30年来作为职业艺术家的工作常态。“经常处于时差倒不过来的状态”,“每天只睡5个小时”,但这丝毫不妨碍他时刻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超常的创造力。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