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核雕艺术品的养护

      一件雕刻精致的核雕艺术品,往往令人爱不释手,但如果不注重养护产生开裂、花点(颜色点状变深)或损坏,则价值大跌或报废,令人惋惜,这就涉及到一个养护问题。目前市场上核雕品中以橄榄核雕刻为多见,这里着重谈谈怎样养护橄榄核雕艺术品。

      一、防开裂

      开裂是橄榄核容易出现的现象,开裂的原理在于核内与核外的湿度不统一。橄榄核一般有三瓣构成,三瓣之间相互隔断,每瓣之间都有核仁。刻成作品后掏掉核仁,这就形成了三个空囊。囊内空气湿度与核外湿度应保持平衡,如果内高外低,相差悬殊的话,则核内湿润向外膨胀,核表面干燥向内收缩,这就会开裂。防止开裂,应注意下述几点:

      1、防晒。太阳光或高温灯光长时间直晒将导致开裂。

      2、防水。橄榄核作品掉进水里或用水刷洗清洁,空囊进水后蒸发很慢,外表蒸发很快,导致由内向外膨胀而开裂。如果着水,可放在食品保鲜袋中打一松结,让水份慢慢蒸发,切忌速干。

      3、风吹。风吹是导致开裂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北方地区,短时间的风吹就容易将核子吹裂。

      4、放置在有暖空调的环境中,冬季使用暖气(或暖空调),室内(车内)很干燥,橄榄核长时间放置在这种环境中肯定开裂。如果在暖气环境中使用加湿器加湿,那就不会开裂。

      5、冬季不能放在内衣口袋。人们在冬季穿的衣服较多,有很多收藏者往往将橄榄核作品放入内衣口袋“珍藏”,这就容易开裂。原因在于人的体温起了一个“烘烤”作用,内衣口袋非常干燥。在冬季放在外衣口袋就不易开裂。

      二、防“花点”

      一件精美的橄榄核艺术品,除了雕工技术高以外,材质上也有讲究,即材料自然颜色要均衡,如果颜色不均,色调特深处即为“花点”。出现了“花点”就会降低艺术效果。很多“花点”是后天产生的,当核子表面有污垢时,有些收藏者往往用食用油刷。用油刷是可以的,但用油量切不可多。如油量过多,积在深凹处的油不擦掉,日后就会形成一个个深褐色的“花点”,使整件作品变得难看。正确的清洁方法是,在棕刷上滴上几滴头油或橄榄油,油量要少,刷完后用不滴油的棕刷再刷一遍,把积在深凹处的油刷散,最后用棉质软布或纸巾吸干,擦净积油。

      三、防跌落

      核雕艺术品体积小,很“娇嫩”,一不小心掉地,往往人物件跌掉了鼻子、耳朵;核舟件跌掉了船头,船尾;风景件跌掉了亭子的翘角,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就此成了废品。因此,拿在手上需小心掉地!

      四、经常在手中盘摸把玩

      橄榄核艺术品一般分为摆设件(如核舟)、挂件、串件。挂件和串件应经常盘摸把玩。人的手心会分泌手汗和脂肪类物质,经常盘摸把玩可以使核子表面颜色均衡地变成深红色,并越玩越光泽,逐渐成半透明状。到此程度,“身价”倍增,而机械抛光处理是产生不了这种艺术效果的。

      总之,对橄榄核雕艺术品做好了以上四个方面的养护工作,一般情况下就不会给你带来“烦恼”了;对一些高品位的收藏件更应注重养护。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