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展非主流品种受宠 橄榄核雕成新贵

      为期四天的“北京珠宝玉石艺术收藏博览会”于7月26日到29日在民族文化宫举办,来自国内外300余家展商的数万件展品吸引了不少爱好者前往,首日销售额达到800多万元。除传统热门产品外,一些“非主流品种”也成了观众注意的焦点,不少收藏者希望能早人一步投资“潜力股”。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多数展品都有标价并可现场认购,而参观者们也纷纷询价。根据举办方提供的数据,仅开展首日,展会成交额便高达800余万元,其中不乏大额交易。一和田玉籽料原石被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以75万元购买,一位女士以68万元收藏了一只翡翠手镯。一套手工雕刻古典红木家具则被以38万元的高价买走。

      本次艺藏会展览的内容从宝石、玉石到各类艺术品,基本对市面上的各类收藏品都有涉及,这也给收藏者们寻找新题材提供了不少灵感。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最近正热的翡翠及和田玉外,碧玺也成为本次展览上的焦点,很多收藏者将其视为有潜力代替翡翠的品种之一。据参展商户介绍,去年以来,质量上乘的碧玺价格上涨达50%左右;以一颗6克拉的碧玺吊坠为例,价格在6万元左右,而碧玺戒指价格少至五六千元。

      在艺术品方面,继前几年的“核桃热”后,橄榄核雕成了今年艺术品收藏的新贵。记者在展会上看到,橄榄核雕的题材非常多样,从传统的佛教题材到最近流行的话题如“辽宁舰”、“钓鱼岛”等都有涉及,价格则从数百、近千元到数万元都有。据记者了解,最顶尖的橄榄核雕甚至能以10万元/颗的价格起拍。

      随着价格提高和市场饱和,主流收藏品种升值空间正在缩小,作为“潜力股”的非主流品种无疑更具诱惑力。然而相伴而来的风险也不能小看。对此,在展览现场提供免费鉴定的国家高级珠宝鉴定师柳建忠教授表示,收藏者应多听从专业人士意见,并在购买投资品时注意保留鉴定证明及发票等消费凭证,以免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