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珠算文化不应依赖课堂

      12月4日,中国的珠算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因为这个消息,现在一些人呼吁珠算重返课程,我非常不以为然。珠算是个好东西,但并不是所有好东西都要进课堂。随着计算机、计算器普及,珠算失去了用武之地,这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的必然。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铅字排版印刷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比珠算大得多,其“文化含量”也远甚于珠算,但随着激光照排技术广泛应用,铅字排版已无用武之地,难道我们还要培养一批批熟练的排版工人,以传承和弘扬这项文化吗?

  有人说,珠算有利于开发儿童智力,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实际上,目前中小学开设的每门课程都是对孩子成长有利的,一样东西该不该进课堂,不仅要看它是否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更要看它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是否有用,恰恰在这一点上,珠算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好东西太多,我们想教给孩子的东西太多,但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只能选择最好、最有用的东西进入课堂,其他好东西则让孩子根据兴趣自学,或者等长大后再学。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