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申遗成功该不该回课堂? 八成受访者称没必要
2014-01-22 14:43:40 来源:大河网 已浏览次
珠算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友预言校园要刮起“珠算风”
商报调查显示,近八成受访者认为没必要开珠算课但专家说,学珠算对学生益处良多
申遗成功的珠算,该不该回到课堂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消息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网友纷纷猜测,珠算将回归校园。
目前,郑州市的小学中,珠算课的开设情况并不乐观。根据商报所做调查,六成多家长认为,珠算即使回归校园,也不应纳入课程体系。
事件
珠算申遗成功
网友预言其将回归校园
12月4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宣布,中国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位列其中。
此次珠算申遗成功,有网友预言,“珠算将回归校园”。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珠算曾作为必修课出现在小学课本中。但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取消。
案例
有学校搞珠算教学实验
今秋入学,小宇坐进了管城区南十里铺小学一年级的教室。数学课上,小宇和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认识算盘的26个算母符号。
“珠算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和入门。”校长李振江在做一项教学实验,而新入学的小宇正好是实验班的成员。实验学科是数学,实验教材是中国珠心算协会原副会长郭启庶编纂的《优因数学》。
在李振江看来,实验数学融合了西方数学符号化思想方法,与中国传统数学的珠算符号、运算模型等,构建了全新的数学课程知识结构。珠算可以让孩子们在拨动算珠的过程中清晰地看到计算过程,理解计算原理。李振江说,通过这样的教学,目前三年级实验班的学生实际上已经学完了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
现状
珠算开课情况“不乐观”
2012年,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其中提到,在一至三年级对于数的认识中增加“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在郑州市珠算协会秘书长袁志斌眼中,这是一个重要信号。
“目前珠算课程在郑州的幼儿园、小学中主要是以珠心算的形式在开展。”他介绍,珠心算就是在脑子里打算盘,“是以打算盘为基础,在脑中进行加、减、乘、除等的计算。”
袁志斌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珠算急剧弱化。校园里的珠心算课实施情况不尽如人意,“小学还没有幼儿园的情况好。”“区里有珠算(珠心算)课程的学校很少。”某区教体局工作人员坦言,珠算开课情况并不是很乐观。
观点PK
反方
已经过时,应该淘汰
事实上,关于“珠算”的争议一直都有。珠算,在初始学习阶段,需要掌握算法口诀。“孩子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很容易失去兴趣和耐心。”市民刘女士认为,传统落后的内容应该适时淘汰。
网友“图路斯”认为,在实际生活领域,用到珠算的很少。“没有实际功用,再去学就失去了价值。很多人小时候学过,后来不用就忘完了。”
正方
对学生益处良多
作为珠算研究和推动者,郭启庶一直致力于将珠算文化带入主流数学基础教学。
郭启庶说,珠算有其独特的数理内涵,“珠算模型和计算机计算模型是一致的,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益处良多。”
他也在学校中开展珠算教学实践,“基层教师反映,学过珠算的学生学东西更快。”在他看来,珠算是很先进的数学思维方法,用在教学中,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调查
昨天,河南商报联合河南一百度发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家长觉得小学开设珠算课程“没有必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