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确认发现隋炀帝真墓

据《京华时报》报道,11月16日,中国考古学会在江苏省扬州市宣布,此前在扬州市发掘出土的西湖镇曹庄隋唐墓葬主人确认为隋炀帝和萧后,考古人员还证实,在墓中发现了隋炀帝的牙齿和萧后的骸骨。此前,扬州一直有一个清代大学士阮元考证并修缮的隋炀帝陵,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了省级文保单位,是当地的热门景点。

3D“透视眼”扫描墓志

今年4月,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司徒村曹庄发现疑似隋炀帝陵寝的古墓,出土的墓志有“隋故炀帝墓志”。随后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开展考古发掘工作。

专家称,墓内两颗牙齿鉴定为50岁左右的男性个体,结合文献记载,隋炀帝杨广生于公元569年,卒于公元618年,年龄和“牙齿年龄”吻合,确认一号墓主人是隋炀帝杨广。二号墓内保存有部分人骨遗骸,经南京大学体质人类学专家鉴定为大于56岁、身高约1.5米的女性遗骸。二号墓虽无文字信息,但根据墓葬形制、墓内出土高等级随葬品和对人骨遗骸的鉴定,结合文献记载,判明墓主人正是隋炀帝的皇后萧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巍表示,“确定墓主身份最主要靠文字资料,墓志是最确切的证据。发现时墓志其实局部相当模糊,考古部门运用了当今国内最为先进的3D扫描技术识别。墓志上已识读出的志文为:“隨故煬帝墓誌、惟隨大業十四年太歲……一日帝崩於揚州江都縣……扵流珠堂其年八月……西陵荊棘蕪……永異蒼悟……貞觀元年……朔……葬煬……禮也、方……”

“杨广去世的时候是隋朝,史籍上记载他下葬的年代是贞观元年,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王巍说,这些跟文献记载完全吻合。

为何是“帝墓”而非“帝陵”

据介绍,这位生前据称好大喜功的帝王,死后所安葬的主墓室仅有6米多长、8米多宽,仅从规模上看确实十分寒酸。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表示,杨广是“故帝”,失掉了“身份”,其墓葬的规格、形制不可能达到正常帝王的标准。杨广作为亡国之君,注定了墓葬不可能是“故帝王陵”,而只能是“旧帝王墓”。唐王朝作为政治上只能象征性地给杨广一个“王墓”,而不是“陵寝”。墓葬所在区域至今未发现陵园遗迹。不过从墓志来看,唐朝还是承认他的帝王身份,还陪葬了许多高规格的器物。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