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墓将原址保护展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号墓耳室

昨日下午,中央电视台在新闻发布会召开的同时进行了现场连线。央视记者首先展示了两张出土文物的照片:十三环蹀躞金玉带和鎏金铜铺首。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计划将来筹建隋炀帝墓遗址博物馆,而且就在墓葬发现的考古现场。而这些出土的珍贵文物,也考虑建设一个小型博物馆进行陈列展出,一定会让民众观看到这些遗址文物。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发掘领队束家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工作,不仅要对古墓葬原址保护,对出土文物进行保护、修复,还将邀请全国的专家编制保护规划方案,吸取多方面的智慧。

西湖镇一带古墓很多,束家平告诉记者,他们走访了附近老百姓,说这里原来叫后头山,上世纪60年代,这里还有五六米高,后来随着老百姓在这里建房子,后头山的高度也慢慢被降低。截至目前,联合考古队完成勘探面积109000平方米,勘探出墓葬迹象136座,这么多的古墓葬,有没有隋炀帝的陪葬墓呢?对此,束家平表示,有汉代、宋代、清代的,但是没有发现与隋炀帝、萧皇后同时代的墓葬,也没有发现与隋炀帝、萧皇后有直接关系的古墓葬。

隋炀帝墓和萧皇后墓将原址保护、展示、利用,可记者在考古现场看见,四周有很多具有现代气息的居民区,对此,束家平表示,在编制隋炀帝墓的保护规划方案时,还将邀请国内的高手出谋划策,吸取多方面的智慧,使整个保护展示的区域风貌协调。

那么,隋炀帝真墓已经找到,被阮元认定的槐泗隋炀帝陵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呢?束家平认为,阮元是清代大学者,他考证的隋炀帝陵虽然没有第一手的考古资料作为支持,也具有一定的历史纪念性,但是,如果它还继续叫“隋炀帝陵”,就不合适了。这一所谓的“隋炀帝陵”会不会改名字,束家平表示,还需要下一步结合相关部门意见再做决定。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