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地铁施工和文物保护的“博弈”

2012年,福州市考古队在福州市地铁屏山站的施工工地开展调查性试掘,竟然挖出了疑是西汉闽越王宫的宫殿遗址。据福州市考古队张勇介绍,发掘遗址的位置,属于福州市著名的“三山两塔”保护区,这对于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福州乃至福建省考古界都是一项重大发现。早在1991年12月,地铁屏山站附近的工地上,就发现了汉代文化堆积层、红黄色宫殿夯土台基以及筒瓦、汉代素面砖、几何图案的陶片等文物。1997年10月,又出土数千件汉代建筑残片,其中有多块“万岁瓦当”。1999年10月到2000年1月间,福建省、福州市考古队又在附近工地的探方中,发掘出两期叠压的建筑遗迹。考古专家认为,在地铁施工中,一条重要原则是,地铁修建与文物保护发生矛盾时,文物优先,地铁必须无条件避让。福州市地铁线路穿过地下文物如此众多的地点,就应该一开始进行详细的考古发掘,在确定没有地下文物遗存后才能够进行施工。否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

据福州市考古队介绍,福州市文物局在2011年曾发文要求对地铁屏山站进行考古发掘,并商定如果发现文物之后,福州市文物局将会把调查结果、专家意见形成一份报告,双方再就发掘考古方案等详细内容进一步进行探讨。是全面发掘闽越王宫宫殿遗址、还原2200多年前福州这座古城的面貌,还是保证工期,暂时回填水泥,为地铁施工建设让路?目前,地铁施工方为保证2014年底建成通车还在加紧施工,而考古工作者则陷入两难境地。文物保护和市政建设究竟谁该为谁让路?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