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地铁站挖出千年古城遗址

2013年11月12日消息,福州。一边是福州重要的民生项目,一边是两千年前的冶城遗址,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两者如何平衡?近日,福州地铁屏山站考古,引发各界关注。

记者获悉,11月9日,国家文物局专家抵达福州,当日下午进入屏山站考古现场,开展实地踏勘,并于10日上午召开论证会,与省市有关部门及专家一起,研究发掘结束时间等焦点问题。11月5日,本报独家报道了“屏山站抢救文物,进入26天倒计时”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此后记者多次联系省、市文物部门,但部门均婉拒了采访。昨日,记者到屏山站考古现场回访,也被告知“不能进入”。

记者多方侧面采访,了解屏山站考古的最新进展。国家文物局专家:考古发掘要保质保量据可靠消息,国家文物局专家于11月9日抵达福州。考古专家组成员徐光冀、信立祥9日一到福州,当日下午就实地踏勘了地铁屏山站考古工地。

10日上午,国家文物局专家召开论证会,与省市有关部门及专家一起,针对考古发掘的结束时间等焦点问题进行讨论。论证会上,福建省文物部门向国家文物局专家汇报了本次考古情况:在地铁屏山站考古中,目前已发现了西汉夯土台基、南朝护城河、两晋时期砖砌台基、汉代水井、唐代水井、唐代护城河、宋代护城河等重要遗迹,出土了大型公共建筑所有的各式瓦当(包括常乐万岁瓦当)、花纹砖以及从西汉到现代的各类壶、罐、炉、碗、铜镜等文物。特别是在围挡范围内的北部区域,再次发现汉代冶城的遗迹,且与周边曾考古发现的汉冶城遗迹类似,可以断定,它是福州汉冶城的中心地带。通过此次考古发掘,解决了冶山西北边界的问题,大体理清了福州建城史上汉冶城与晋子城的关系。一位参与论证会的人士透露,国家文物局专家充分肯定此次考古成果,并提出屏山站考古工地要保质保量地进行发掘,结束时间不能加以限制,也要全面保障考古经费,要尽可能地全面揭露地下遗址的面貌。让这位人士印象深刻的是,会上,一位国家文物局专家说:“领导对文物文化遗产要有敬畏之心,不能因为经济建设而破坏文物。”记者昨日获得最新消息,在工地南侧探方内,刚刚发现了一段长约50米的唐代砖砌地面排水设施。这也是福州首次发现此类城市遗址。该设施由烧制的砖砌成,内径50厘米左右,外围宽1。1米。考古人员还在这条排水设施两侧发现房子的遗迹。这条水沟直接与此前发现的8米多宽的唐代护城河连通。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