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皇帝首开古代卖官之风?

在中国古代,卖官鬻爵并不鲜见。追溯起来,首开卖官先河的乃秦始皇嬴政。不过,古代封建王朝连天下都是皇帝的,卖个“官儿”算啥?秦汉时期,买官卖官名气最大的当数曹操的父亲曹嵩。当时已继袭了老爸曹腾“费亭侯”封号的曹嵩,为了“侯升公”,居然用两吨半黄金买了个太尉当!东晋以后,官员多头戴乌纱帽,演变到明代,“乌纱帽”一词便成了官员代称,卖官因此被民间讥讽为“卖纱帽”。

秦始皇首开卖官先河“缴粟千石拜爵一级”

中国封建时代买官卖官应该自秦朝始。秦始皇时,有一年因飞蝗成灾,秦始皇下诏书,向天下公开出售爵位:凡百姓缴粟千石,可拜爵一级。

秦汉时官吏制度分为爵位、秩品、职务3种。“爵”,用来区分社会地位的高低,贵族的标志,以别于“民”;“秩”是工资级别,收入多少依“秩”为准;“职”是行政位置,权力大小由“职”决定,现代干部等级制便受到了此制影响。

秦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秦国首次变法时制定20级爵位。所谓“授爵封田”的说法,换种方式表述就是有爵者才可以拥有“自留田”、“宅基地”。最低一级为“公士”爵,最高一级为“彻侯”爵。时第五爵的“大夫”可以担任相当于今县长级别的“县尉”,据此推测,“公士”地位相当于地方头面人物,可以担任村干部、小科员什么的。

秦始皇嬴政在位时允许买卖官爵。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公元前218年10月,当时蝗虫成灾,于是政府卖爵赈灾。卖价是:“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即每缴纳1千石粟,可以授予爵位1级。

所谓“拜”实际就是卖,不过比卖好听。这行情如何?这里来换算一下。粟不能直接食用,舂簸去皮后才是可供食用的小米,粟、米之间的比例约为:1比0.6,1000石粟便是600石小米。

600石小米在秦朝时值多少钱?没有直接的史料可以参照,但可以用目前的小米行情折算出人民币。如果以每斤3元人民币来算,是10.93万元至12.33万元人民币。

汉武帝卖官每级加黄金2斤第八级官职“乐卿”花31万金

据《汉书·食货志下》记载,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朝廷开卖武功爵。时武功爵分为17级,但从下往上只卖到第八级的“乐卿”。这爵位毕竟是虚的,买主不太积极,为刺激消费,朝廷便给买武功爵的人试着授以“实”官,武功爵中的“千夫”与文职中“五大夫”相同。

当时的价格是,第一级17万金,每级加2万金,那么买允许出售的最高爵位第八级“乐卿”,价格便是31万金。注意,这里的“金”不是黄金,而是铜钱,1个铜钱就是后代说的1文;“万金”便是1万铜钱,在当时等值于1斤黄金。

这样算来,17万金就是17斤黄金,31万金就是31斤黄金,分别等于现代的8.5斤和15.5斤。以每斤黄金约17.5万元的价格换算,分别是人民币148.75万元和271.25万元。

对比一下之后几代皇帝卖官价格,刘彻的要价确实是狮子大开口。有两个原因,一是时人有钱,经过“文景之治”,西汉老百姓富起来了;二是刘彻的官有权,又能发出工资,物有所值。

由于时人买官很积极,刘彻当皇帝期间,汉代官民比例蹿升,到刘欣(汉哀帝)当皇帝的末期,西汉京官从佐史到丞相已达12万人。当时国家财政年收入的一半,得用于发官员工资。据东汉初经学家桓谭在其《新论》中记述,刘询当皇帝时,财政年收入40多亿钱,“吏俸用其半”,意思是其中20亿用于官员发工资。

汉灵帝刘宏卖官可打“白条”曹操老爸曹嵩花“一亿万”买太尉

在刘彻之后,卖官成风。东汉后期,刘宏(汉灵帝)当皇帝时还专设卖官“批发部”,想买官却又没钱者甚至可以“打白条”上任。


买官出手最大方的是曹操老爸曹嵩。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腾为东汉后期最有名的太监之一,在宫中用事长达30余年,先后侍奉了4位皇帝。因迎立刘志当皇帝有功,被封为费亭侯,年薪仅次于三公,积攒下了数不清的家产,可谓东汉末超级大款。

有“官二代”和“富二代”两重身份的曹嵩,虽然继袭了老爸曹腾的侯爵,但总觉得没有实权,想“侯升公”买个当时的三公之一的太尉干干。“太尉”一职的卖价是钱1000万,虽然要价不菲,但想买的人还不少,曹嵩只得参与“竞标”,最后以超过底价十倍的成本,如愿以偿。

这是什么行情?如果不考虑此时金、钱之间兑换变化的话,底价钱1000万,相当于当时1000斤黄金,曹嵩的1亿便相当于10000斤黄金,约合现代5000斤,论吨算就是2.5吨。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