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台北青田街 老建筑“活化”焕发新活力
青田街短短的,却分出好多条巷子,样子就像皮划艇两侧伸出一条条木桨。巷子里的老屋是精华所在,其中有些很有名。有本书叫《青田七六》,说的就是青田街七巷六号,台湾大学教授马廷英的故居。“青田七六”如今是旅游达人钟爱的所在,因为可以观赏名人故居风貌,同时品尝地道的日本美食。
记者此次探访的是青田街8巷12号的青田茶馆。在围墙外时,只看到已褪去半截颜色的木大门,探出墙头的树梢和几行青瓦。进院发现别有洞天,日式庭院绿意葱茏,泥地上青石铺出写意小路,与端庄精致的木屋合成养眼的图画。
进屋先闻到一股桧木糅合香茅的清香。老屋的外墙是桧木所制,桧木防虫,所以历经七八十年风雨仍保存完好。客厅临窗摆一张木头长桌,几个人正坐在合抱粗的木长凳上品茗谈天,琥珀色的茶映着窗外绿意,令人顿忘尘劳。
屋内陈设简单,但一桌一椅都古朴有韵味,每面墙上挂着画,皆是知名画家原作。“让作品说话”,敦煌画廊的展览企划赖志明说,因为房子本身就是艺术品,所以无需太多修饰,只要重新注入灵魂。两年前,敦煌画廊接手老屋,花了14个月把它整饰成今天的茶室与画廊。
青田茶馆是台大哲学系教授洪耀勋的故居。日据时代,日本人在这一带建造台湾总督府、台北帝国大学(今台湾大学),周边也逐渐形成文教聚落,成为今日台北独特的“康青龙”(永康街、青田街和龙泉街)巷弄文化。两蒋时期,青田街的许多日式房屋被分配给大学教授作为宿舍。
赖志明介绍,青田茶馆是台北市首例由民间出资整修维护古迹的例子。包括“青田七六”、台湾总督府在内,以往这些老建筑都是台北市政府出资修复,再外包给店商,用作餐厅、咖啡馆等,让古迹不是“仅供参观”,而达成“活化”目的。青田茶馆则是民间机构通过竞标取得资格后,自行出资改造,并负责后续维护与运营。
这所老屋维修之前,已经荒废8年,杉木结构的屋顶与地板都被白蚁蛀坏,残垣败瓦一片寂寥。秉着“修旧如旧”原则,老房子维修后外观维持不变,屋顶重新铺上杉木,铺上同款式的瓦,屋内则用钢筋水泥的内墙和梁柱做支撑。现在屋外七八层楼高的椰子树和芒果树,都有七八十年树龄;草皮、桂花、竹子等绿植则属于新丁。
为了让房子保持原貌,维修者费了不少心力。比如窗户早已损坏,现今要去订做同样的桧木窗户,既为政策所禁止(台湾桧木已禁止砍伐),又很难做出古旧的感觉,所以只有去寻访采购古董桧木窗。赖志明指着窗户上的玻璃,提醒记者每一片玻璃的花纹都不一样,“因为每一片都是几十年前造的旧玻璃”。整修房屋,敦煌画廊花了2000万新台币。
旧得发白的圆木被钉成一排,竖起来变成青田茶馆的一面院墙,上面再挂几盆颜色鲜亮的花,也是一道风景。这些圆木都是老房子中拆出来的废木料,谁料到还能变废为宝。台北很多地方都很旧,却让人备感舒适安心。这种“旧”里有珍贵的记忆,又带着生活的热度,是经过活化而有了生命的“旧”。台湾人很早就意识到了“旧”的价值,以巧妙的创意焕发它的活力,城市因此变得更好。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