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遗产利用才有价值

日前,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建筑遗产再利用研讨会在天津召开,从“建筑遗产再利用”的主题可以看出,确实抓住了城市乡村建筑遗产怎样利用的根与本。

建筑是一座城市的纪年表,它能清晰展示城市的“年轮”。保留城市的“年轮”必须保护它的建筑遗产。问题在于,毕竟这些建筑年代久远,比起当今的建筑并不适于使用和居住,于是想保留它怎样“再利用”,怎样使它发挥功用,这是绕不开的一个课题。

建筑遗产不是木乃伊,只存留一个展览功能就可以了。建筑如果失去使用价值,也不知道怎样利用它,这个建筑即使不被拆除,随着风侵雨蚀最终也是废墟。

我国目前许多悠久文化历史的城市,正因为前些年缺乏“再利用”的理念,使一些优秀建筑遗产永远地消失了,留下无可弥补的扼腕之痛。近年来,我们看到了历史遗存的力量,也看到了建筑遗产再利用产生的价值。譬如天津意式风情街,试想不保留它,将那广场四角的角亭、将梁启超饮冰室等风貌建筑夷平,然后盖高楼,能有时下夜夜灯红酒绿、游客比肩接踵的红火么?

现在有些人热衷于拆热衷于重建,但怎样利用“建筑遗产”却成工作规划短板。可喜的是,许多街区利用旧厂区、旧厂房建起各色创意园,也成为一种时尚。看来,建筑遗产由于价值这个经济杠杆,“再利用”在我们这里,已出现喜人之兆。堪赞也。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