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传说——乏塔
崇文区龙潭湖北边的法藏寺,建于金代,明代重修时,从弥陀寺改称法藏寺。因寺内有一阁楼式七层八面宝塔,也俗称法塔寺。关于这座法塔,有一个有趣的传说——鲁班爷赶乏塔。
话说鲁班爷一日溜达到北京,听见街市里有种说法,叫做“西城五塔,东城无塔”。鲁班爷一看呐,可不是么,从钟楼到正阳门这条中轴线以西,有庆寿寺双塔、妙应寺白塔、北海永安寺白塔、万松老人砖塔,一共五座塔,可是东边一座塔也没有。鲁班爷于是决定给东城也“安”一座塔。
鲁班爷回到山东老家,左挑右选,找了一座十丈高的宝塔。这天晚上,鲁班爷施法将这宝塔变成了一丈高的黑大汉,头戴斗笠,身穿灰布袍,脚蹬厚底布鞋。鲁班爷问这大汉:“北京城里城东没有塔,你愿不愿意去那啊?”黑大汉瓮声瓮气地说:“愿意啊!”于是鲁班爷告诉这大汉,今天二更出发,马不停蹄,四更来到东城,寻个好地方站了去,五更天一亮,鸡一打鸣,法术就不灵了,你就变回宝塔不能挪窝了。
大汉听令,迈腿就往西北赶路。什么是日行八百、夜行六百,比驿马要快得多了,刚过了三更天不一会儿,已经可以远远看到哈德门上的灯笼。大汉来到一座庙宇旁边,听到墙内有人喧闹,扒过院墙一看,原来是几个庙里的和尚正在偷偷赌钱,大汉想,一路上没有歇息,眼看北京城就到了,也走得累了,不妨在这里歇歇脚,看看人家玩耍倒也有趣。谁知看得上瘾,竟是忘了时间,只看有个和尚赢了一大把,不自觉哈哈大笑起来。这帮和尚正赌得尽兴,谁知道突然听到旁边有人大笑起来,抬头一看,是这般壮的一个大汉,纷纷吓得是脚底下抹油——赶紧溜了,连地上的钱也顾不得收起来。四下乱窜的和尚惊动了寺里报晓的公鸡,还不到四更的光景,鸡就叫了起来,结果四邻的鸡都叫了起来。这一叫不要紧,鲁班爷给法塔的法术被破了,一丈的大汉瞬间就变回了十丈高的法塔,高增了十倍,阔也增了十倍,原来靠在墙头,现在倒是给后院墙挤塌了一大块。
庙里的方丈住持都被惊醒了,带着徒弟们来到后院,那帮赌钱的和尚也偷偷混在人群里观看。只见后院墙被挤塌了一片,凭空里多出一座七层八面阁楼宝塔,都说是佛祖显灵,赶紧带着大伙儿磕头。更奇怪的是塔下还有不少铜钱,想必是佛祖给我们送来修院墙的。那几个赌钱的家伙,可是谁也不敢承认是他们的钱,便怏怏地跟着附和。
法藏寺这院墙,自这天向外扩了几丈远,宝塔就被划在了寺庙后院里。一传十十传百,邻里街坊得知了这件事,他们可不信佛,有的人就猜这或许又跟鲁班爷有关,没准是鲁班爷送来的宝塔,只是这塔跑得累乏了在此歇息,于是大家又把这法塔按谐音念作了“乏塔”,并一辈辈地传下来。
几百年下来,乏塔的故事还在,可是塔却没有了踪影。清朝以来,法藏寺年久失修已经破败,唯有法塔留存。从北京站向南的铁路路过法塔,早年间进出北京的乘客还能一睹金代宝塔的风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龙潭湖周边改造,将法塔拆除。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