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专家讲解如何去海外淘宝
人物简介
汪涛博士,纽约苏富比(微博)(微博)副总裁兼中国部主管,是一位在考古艺术研究领域以及国际文物艺术品商业领域均有所长的两栖专家,曾担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是国际著名的汉学家和古代青铜器专家,美术考古专业领域的开拓者。
汪涛是苏富比纽约中国工艺品部主管,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的工作是个人经历与兴趣爱好的完美结合,“苏富比使我看到并了解了全世界范围内最好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包括博物馆收藏和私人收藏。”在苏富比的工作经历使得汪涛对国内外艺术市场有更深入的了解,他认为国内藏家和机构应该积极参与海外市场,在不断交流中学习、积累经验。
了解海外市场的特点
国内买家参与国外的艺术品拍卖,首先要了解海外拍卖行的专长和优势。汪涛认为拍卖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丰富的客户资源,“对于拍卖行来说最大的商业秘密就是客户名单。以苏富比为例,300年的历史让它培养了无数优质收藏家,它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就像世交。”
而苏富比之所以能够引领全球拍卖市场,是因为其信息网遍布世界各大城市。“苏富比在纽约、伦敦、香港和巴黎都有拍卖中心,在世界各地有100多个办公室,信息网覆盖全球,能够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及藏家动向,再根据这些信息分析、研判市场走势,进行战略布局。”汪涛说。
与国内古玩商、拍卖行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同,国外古董商与拍卖行是对立的。汪涛介绍说,“在国外,拍卖行与古董商并不是利益共同体,他们有矛盾冲突。最近这10年,拍卖行逐渐削弱了古董商的市场优势。在国内,古玩商和拍卖行可能合作制造一个市场,这在国外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拍卖行只是中介,它既要保护买家利益,也要保护卖家利益。为了保护买方利益,让藏家买到真东西,机构要请很多专业人士,比如律师,每一个合同、一次拍卖都有无数律师进行审查、签字,完全合法才可以交易。”
淘宝就要寻根究底
国内藏家如何在海外淘宝?
汪涛认为国内买家对艺术品的来源一定要有寻根究底的态度。“国内很多藏家喜欢买艺术品,看到就买,商店里、地摊上、拍卖行都会买,但关键在于来源是否可靠。”如果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问题不大。比如,美国关于艺术品交易的法律程序就非常严密,持有人出售一件艺术品需要很多相关的法律手续,不具备法律手续的艺术品再好也不能出售,或者卖不出好价钱。机构更是非常注重艺术品的来源,比如苏富比要求一件古董要有40年的历史有迹可寻,流传有序的年代限定是1970年。
而事实上很多藏家也会在路边摊、跳蚤市场淘货或者捡漏,在这种情况下买家应该首先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藏品进行判断,其次是对送货人背景是否可靠进行判断。汪涛说:“在英国的古董市场,已经有很多中国职业淘宝人深入一线,直接从源头收集藏品了。如果藏家只是偶尔去海外捡漏的话,应该请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当向导,他会告诉你去什么地方,找谁,谁手上有什么东西。此外,还要多参加一些欧美的大型艺术博览会,接触更多的西方古董经纪人,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多听听古董商意见,他们的收藏观念是最前卫的。”
所以国内藏家在购买艺术品时一定要寻根究底——这件作品的来源依据是什么?曾经被谁收藏过?有没有相关作品发表过?“艺术品收藏讲究传承有序,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汪涛表示,“传承有序没有绝对标准,比如你购买一件古董,相关证据可以是发票,也可以是拍卖目录,甚至可以是一张照片。”
遭遇赝品之后
赝品是艺术市场参与者共同的敌人,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买家利益是拍卖行健康发展的根本。“如果藏家对拍品存有疑问,可以邀请行业公认的权威专家与我们沟通,一般我们要求两位专家的证明。不过即便是一位专家,如果他的异议得到了我们的认同,也可以退货。而国内有些拍卖行承诺的所谓包退,是要求必须具备两个中国文物国家鉴定委员会专家的赝品证明。我们知道,中国文物国家鉴定委员会不允许给私人出具证明,也就是说国内有些拍卖行所谓的包退是不能兑现的。国内的拍卖行要树立权威性,就必须包退,如果是赝品,一定要赔偿买家的损失。”汪涛说。
海外机构对上拍藏品的把控比较严格。比如在苏富比,汪涛介绍说:“每一件上拍器物,我们都要经过集体讨论、集体定价。这一过程非常复杂,程序繁多,一位专家不管如何权威,也不可能单独拍板。同时,在预展期间也会有行家来观看和挑选藏品,他们的异议或意见也会决定一件器物是否会被撤拍。”
汪涛强调,对于买家而言,阅读拍卖图录也很重要。“拍卖图录所用的字体和措辞很有讲究,藏家在阅读方面也需要一些技巧。描述拍品的文字,第一行字号较大的,是拍卖行要负责任的,而第二行小一号的描述,拍卖行是不承担责任的。当然,描述文字之外的附加说明也不能忽略,要认真阅读。”
“拍卖过程中出现赝品不可避免,我们要做的是尽量避免。”汪涛介绍说,“整个拍卖行业的鉴定也在不断改进。一旦出现赝品的话,原则上必须退货。苏富比的规定是,5年之内买家发现问题都可以退货。甚至在某种情况下,超过5年、10年、20年,机构还是会负责。我们这次纽约秋拍中有一对黄釉的小盏,大清雍正年制的款。1996年,这对碗在香港苏富比被一位藏家买走,这位藏家过世后,他的孩子又拿出来卖了。期间有客户认为这对碗存在问题,后来经过我们的仔细观察,且与雍正时期的相关真品进行了反复对比及研究,认为它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仿制的赝品,从1996年到2012年,已经超过5年了,但我们还是撤拍了。钱还给了买家,赝品存放到了我们的标本室,那里陈列着所有有问题的东西。”
收藏后的保值增值
汪涛认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品收藏家并不仅仅要具备好眼光,能收到好东西,同时还要能兼顾到艺术品的保值增值。“在海外,成功的收藏家不是买来艺术品后就藏在家里,他会不断让拍卖行、古董商给藏品估价,让更多人看到、欣赏到自己的藏品。”
艺术品的经济价值给市场注入了活力和流动性,与其文化、艺术价值相对稳定不同,艺术品的经济价值总是在不断变化,只有了解其演变规律,才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汪涛说:“艺术品市场充满了成功的投资故事,几乎每次拍卖都会有精彩故事上演。几个星期前香港苏富比拍卖了一对洋彩底葫芦瓶,成交价超过了5000万,这两件葫芦瓶是一位老人家在1942年花了280美元买的,而他当时购买的动机只是‘看到这个东西挺漂亮的’。在纽约上拍的永乐抱月瓶,它的拥有者之前竟把抱月瓶灌了沙子以后用来挡门,后来它卖了170万美元。”那些艺术市场的投资神话往往建立在“看见就喜欢”的简单初衷上,这也许能给一味追求回报率的投资型藏家一些启发。
国际市场秋拍全面复苏
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实现的成交总额同比2011年春拍下降超过50%,回到了2010年春拍水平。对此,汪涛表示国内艺术市场会继续回调,“我们认为国内的秋拍会继续调整,乐观估计明年或许会出现复苏。”但对于国际市场,汪涛表示,“国际市场刚刚过去的秋拍已呈现出了全面复苏的态势,值得藏家关注。”
对于中国艺术品未来的潜力品种,汪涛认为:“高古瓷精品的重新认识、中国古代的青铜器以及与日常生活有关系的器物都是未来值得关注的三个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到海外市场寻宝,不同的艺术品,买家需要关注不同的市场。喜欢书画的藏家可以去纽约市场;喜欢瓷器的买家可以去欧洲市场;喜欢佛像收藏的可以去德国市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