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养宠物的习俗——养金鱼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享誉国内外的水中宠物金鱼,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金鱼是鲫鱼变种, 因其色赤而鳞片闪烁若金,故名金鱼。 金鱼的品种很多,望天、龙睛、珍珠、红头、帽子、 绒珠、水泡眼、狮子头……北京人图吉利,养金鱼为的是"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口彩。

记得小时候,每逢十一、五一节,北京中山公园里,一进大门排放许多大木鱼缸。放养许多珍贵的金鱼,供游人欣赏。公园里的工人专门有养金鱼的,骑摩托车,带着大网兜到郊区的河沟里捞鱼虫。我进中山公园最爱去的地方就是看大金鱼,也是一种乐趣。那时候家里养热带鱼得很少,因为需要高温度,没有电热力棒加热。不像现在,养鱼成为一种奢华的象征,那会儿只是解闷儿养性格。 “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这两句对北京四合院的精辟概括,鱼缸列在第二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北京人的口语中,宫廷中四尾的珍贵金鱼称为"金鱼",而各色的两尾鲤鱼类的金鱼称为 "小金鱼儿"。加一个小、儿两字,再读出儿化音,这鱼可就两码事了,其价格相差也甚远。小金 鱼儿十分耐寒,腊月、正月是小金鱼儿最好销的季节。贫穷者买两条小金鱼儿,又哄孩子, 又图吉利,讨个"来年有余"的兆头。其实,孩子玩了几天之后鱼就全死了。 而有身份、有地位的主儿,家中养鱼则专有鱼把式伺弄。老北京家庭养鱼的,一般都以圆形三足缸或长方形玻璃缸为多,家庭富足者则用瓦盆饲养。因时间用的已久,盆内都有一层绿茸苔,观鱼更为艳丽。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