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样太不受待见 蛇年挂历不见“蛇”

还有两个多月,我们就将迎来农历蛇年,新一年的挂历也陆续粉墨登场,而记者在走访长春文化用品市场时发现,可能是因为蛇给人阴冷的感觉,形象看上去并不讨喜欢,因此不同于龙虎年的挂历充满各种龙虎元素,蛇年挂历反倒难觅蛇踪,倒是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中国风色彩较强的元素在挂历题材中占了极大的比例。
蛇年挂历难见主角
记者在长春市一家大型市场里走了一圈,发现各个文具摊位上都已经挂满了崭新的2013年挂历。有清新淡雅的青花瓷系列;有喜庆吉祥的福字挂历;古朴雅致山水名画挂历,可以“蛇”为元素的生肖挂历少得可怜。"我们家连一本生肖挂历都没有,而且批发的地方好像也没有几本。"做文具生意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李女士说,每到蛇年鼠年,生肖挂历就成了冷门。
“或许是由于蛇和鼠一直给大家一种讨厌的感觉,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不算太好,所以挂历生产厂家也会下意识地逃避生产这种主题。”李女士告诉记者,而在龙年兔年等动物形象比较吉利可爱的年份,生肖挂历往往会成为市场上的主角。
而在李女士隔壁刘大姐的摊位上,记者倒真是看到了几本生肖挂历,不过其中的一本挂历完全将“蛇”拟人化,设计出了一个个胖乎乎的蛇娃娃,憨态可掬的模样一点也没有蛇本身那种感觉,反而显得十分可爱,而另一本挂历虽然在封面上画了一条虚化的“蛇”,可内页的图案却是十二生肖,只有在“一月”的那张日历上装饰了蛇的图案,也没有任何介绍蛇的文字资料。另一款生肖挂历,更是选择以马为主题,看上去倒颇像是马年的挂历。
“我进这几本也就是图个新鲜,万一有人喜欢呢?”摊主刘大姐表示,自己一周前总共进了十五本生肖挂历,到今天为止只卖出去一本。
市民不想引蛇入室
记者在刘大姐的摊床进行采访的时候,陆续碰上了几位来这儿购买挂历的顾客,而他们大都在山水、书法主题的挂历中选了又选。“在家里摆放挂历本来就是为了装饰,要是图案让人觉得不舒服真就没意思了。”长春市民慕先生拿着一本风景画挂历说道。而当记者询问为什么不购买蛇年的生肖挂历的时候,慕先生妻子快言快语地回答:“哎呀,谁家想引蛇入室啊?”
“妈妈,给我买个蛇宝宝吧!”“你又不属蛇,买蛇干什么?多吓人啊!”这是在长春一家大型超市里,发生在一对母女之间的对话。记者发现,超市里这款头戴官帽的蛇玩偶,不但造型被做得有点像龙,胖乎乎的非常可爱,而且价格也不算太贵,仅仅二十几元。不过即使如此,也没有几个人在出售它的货架前停下脚步。
超市经理告诉记者,和龙宝宝、兔娃娃不同,蛇给人冷漠、阴险的感觉,一点也不招人喜欢。因此每年玩具厂商对蛇的热情并不高,至今也没听说有什么形象新颖的蛇玩具畅销。而目前超市卖的蛇玩具更是多以Q版为主。“再就是一些仿真蛇,我们盘算了半天,也没有进货。就是害怕吓到小孩子。”
文化变迁导致厌蛇
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表示,虽然如今在中国,蛇被看做狡猾阴冷的代名词,但在上古时代,蛇却曾经是中国人的崇拜图腾。“传说蛇500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再500年长角,再过千年长翅膀,便成神龙。故称龙为‘大龙’,蛇为‘小龙’。”
施立学理事长进一步解释说,《左传》、《孟子》诸书都曾将龙蛇并列,如“深山大泽,实生龙蛇”,“龙蛇居之”等等。可见古人对龙蛇的认识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蛇与龙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国从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到华夏族的始祖女娲、伏羲、轩辕帝,都是‘人面蛇身’。”而传说中的玄武大帝有两种伴护圣物———龟与蛇。这两物因触犯天条都被贬下凡间,化为龟蛇二山(即今武汉的龟山、蛇山)。后来玉帝念其诚恳守分,特让其转世投胎。蛇灵性聪明游在前,获得生肖属相,而龟终因落后榜上无名。
然而,通过文化的不断变迁,蛇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却有所降低。在很多传统故事里,都把其设计成了一个凶狠阴冷的形象。“比如《农夫和蛇》等故事,都让蛇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一步步走入了低谷,这就是中国人为什么越来越不喜欢蛇的原因。”施老师说。
责任编辑:xw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