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传说:伏羲女娲人首蛇身
大西北的人文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神话传说中伏羲和女娲生活的远古时代。在吐鲁番的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中出土的伏羲女娲图,寓意深奥、构图奇特,极富艺术魅力和神秘色彩。
传说,伏羲和女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神,早在战国时期的著作《山海经》中,就有了关于伏羲和女娲的记载。古史传说中的伏羲教人们结绳记事,结网捕鱼,驯养动物,于是我们人类才学会了计数,产生了渔业和畜牧业。女娲以泥土造人,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千百年来,伏羲和女娲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表达了人们对战胜自然灾害的强烈愿望和人类对征服自然的美好憧憬。
另一种传说是,伏羲与女娲是兄妹。远古的时候,发生了一场大洪水,吞没了所有的人,只有伏羲和女娲活了下来。后来他们二人结为夫妻,繁衍了子孙后代,人类才免于灭绝。
1960年,考古工作者在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中,出土了二三十幅伏羲女娲图。这些图大多出现在夫妻合葬的墓穴中,一般用木钉钉在墓顶上,画面朝下,少数画则折叠包好放在死者身旁,象征祥瑞,表示夫妻和顺,至死不渝。伏羲女娲图虽然在色彩、人物造型上略有不同,但是在大的构图方面基本相同。二人同是上为人身,下为蛇尾。头上绘日,尾间绘月,周围布满星辰,仿佛置身在浩渺的宇宙之间。源于中国古代男左女右的礼俗,画面上伏羲在左,女娲在右,伏羲的右手抱住女娲,女娲以左手抱住伏羲,两人四目相交,下身均为蛇形且相缠绕。大多数的图中,伏羲左手举着“矩”即拐尺,女娲右手举着“规”即圆规,象征着天圆地方。“规”和“矩”的出现,表明了人类社会生产技术的进步,体现了建筑房屋和做木制器具方面,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准则。
伏羲女娲图在交河故城附近的墓地中也有少量发现,在敦煌莫高窟建于西魏时期的285号洞窟的壁画中,伏羲女娲的尾部是分开的,显然是受社会文明进步的影响,这在世界各国都有类似的情形。
伏羲女娲图自本世纪初出土以来,一直深受学术界的重视。早在1953年,科学家就发现,生物的一种基本遗传物质的结构是双螺旋线的结构形式,竟然与伏羲女娲尾部相缠绕的造型非常相似。20世纪末,关于生命科学的研究进一步发现,我们人类的基本遗传基因也是双螺旋结构。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我们的祖先早已谙熟人类繁衍生存的奥秘?
1983年,吐鲁番出土的一幅伏羲女娲图以“化生万物”为名,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杂志《国际社会科学》试刊号的首页插图。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