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复制故宫 理解山寨心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1月28日,江苏华西村“华西村博物馆”建成开馆,首届华西文化艺术节同时开幕。

11月28日,江苏华西村“华西村博物馆”建成开馆,首届华西文化艺术节同时开幕。华西村博物馆由1比1复制的故宫太和殿、乾清宫、东华门、角楼和红墙等仿古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

复制名建筑之风,常见的操作是微缩复制,华西村财大气粗,搞1:1原比例复制,生猛!之前,该村还复制了天安门,还复制了美国国会大厦,还复制了长城……这图的是啥呢?游人的竖大拇指?还是名建筑的备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单就山寨仿制而论,这事儿没有侵权违法之嫌,因为建筑不禁效仿,所仿建筑由来已久,没有申报专利,所以,诸如《著作权法》、《专利法》等也管不了这事。如果要炮轰其“滥建形象工程”、“穷地方打肿脸充胖子”等,貌似华西村也可以淡定,富得流油,它够资格玩啊,你能奈它何?更有,如果此类山寨建筑还真能换来旅游收益,这“抓住老鼠是好猫”的实用效果,也会灭掉一切不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炫富可厌,但华西村不用炫,他是想掩掩不住,窃以为,理解吧,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也算是农村这一块的“仪仗队”啊,霸气一点,牛逼一点,有什么呢,旗帜标杆可以耀眼一点嘛,看那慈善界的陈光标,那高调引得口水无数,可炫耀依然,还是那句话,法律框架之内,无所顾忌一些可矣。反正不招谁惹谁,吞口水也罢,吐口水也罢,由得它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人们在华西村博物馆内参观。

但不是不可以吐槽,从挣钱理财如何最大化体现价值的经济角度,从文物传承如何科学合理仰高思齐,抑制媚俗的学术角度,从权为谁用利为何谋如何体现正能量的社会学角度,都可以探讨,同时,对于一个旗帜的地标式打造,是走模仿得青出于蓝的路好,还是走原创道路,设计出自己的好莱坞大片式的震撼效果好,都可以建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