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十大名楼怀揣申遗的雄心 暗藏商业的野心
王金辉/插图
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最近传出计划集体“打包”申遗的消息。文保专家指出,十大名楼许多都是现代新修,属“假古董”。以往实例中,项目成功申遗后,便成当地旅游业的“摇钱树”。
对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来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无异于好事一桩,我们不但不能反对,相反还应举双手双脚赞成,对于那些货真价实的文化遗产,别说是十个打包,就是成百上千个组团申报都行,哪怕花销些费用也值,因为挽救和保护传统文化遗产是迫在眉睫的文化大事,更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女都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但是,对那些以假充真的所谓文化遗产来讲,就不要去丢那个人了。看看被网友吐槽的十大申遗名楼吧,除了岳阳楼、天一阁等少数楼阁属于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外,有的连文保单位都不是,甚至到现在还飘着一股刚装修的钢筋混凝土味儿,更不屑说那建成于2001年的南京阅江楼了,全国各地好多楼房的阁楼还都不止11岁呢。所以说,十大名楼打包申遗这个国际玩笑还是别开了,不但见多识广的元芳不会同意,咱全国老百姓也不会同意。
遗产之于文化,是一种历经岁月洗礼的历史传承,它不一定非要经过千年万年,但起码也要有一定的时间沉淀,这是遗产的要义所在。近些年来,随着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历史景观渐成旅游业的重头戏,而各地政府在这方面的开发更可谓用心良苦,有历史资源的要开发,没有历史资源的创造资源也要开发。可以凭一首诗词建个楼盖个塔,也可以凭历史名人的足迹造个景,只要有名气,哪管你是诸葛亮还是西门庆,凡是能和历史上的事儿和人沾亲带故的都可拿来开发一番。而在对古建筑的保护上,小手笔只是修修补补,大手笔干脆重新翻修,更有气魄大的甚至要再造一座古城。
虽然有专家苦口婆心的解释,说十大名楼申遗没有任何商业操作,申遗的目的是保护和挖掘名楼文化,实现名楼的文化传承,并非为了提高门票赚钱,不应存在误解。其实,公众的误解都是来自经验的积累,因为我们见多了那些“名一阔脸就变”的景区,它们努力申遗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强大的涨价梦在支撑。
因为申遗一旦成功那就不是简单的“国字辈”景点了,而是享誉国际的世界景点了,名头和档次都上去了,价格岂有不涨之理?所以说这种误解怨不得公众。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但对很多景点来说只是一种获取更大商业利益的工具,申遗成功会放大文化遗产的名气效应,意味着从此有了“摇钱树”。
十大名楼中,有的名楼除了名字是老的外,其他东西都是新的,它们只是拥有了一个冠名权而已,连“旧瓶装新酒”都算不上,从它缺少诚意的包装来看更像是组团忽悠,这种缺少对历史文化尊重的做法,不但有违世界文化遗产的认定标准,更可能让真正的历史文化蒙羞。
责任编辑:ZF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