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律资:名楼申遗是为保护名楼文化 实现名楼文化传承

近日,关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计划集体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引起极大关注,绝大多数人认为“十大名楼”是“假古董”,对申遗的可行性提出质疑,同时明确表示不支持,因为“名不副实,而且可能导致门票涨价”。

各地政府尚未达成共识

据了解,十大名楼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事,最早由长沙市园林局、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保护专业委员会发起倡议,将经过专家学者论证研究最终确定。不过,最新消息指出,11月3日,“2012中国历史文化名楼市长论坛暨第九届名楼年会”在长沙举行,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楼保护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对此表示:“还没有达成完全统一的意见,还在协调中。”

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楼保护专业委员会会长邹律资日前对媒体表示,中国名楼多数是木结构,年代久远,很多名楼都经过重新修建,但每一座能够保留下来的楼阁都有着厚重的文化支撑和延续。现在,有关政府在组建班子申遗上还没有达成高度统一,因此目前将“联合申遗”工作暂缓,等待名楼所在的各地政府达成共识后,会将工作继续推进。

他同时否认申遗是为了提高门票价格,“十大名楼申遗没有任何商业操作。申遗的目的是保护和挖掘名楼文化,实现名楼的文化传承”。

据悉,武汉黄鹤楼历史上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如今人们看到的黄鹤楼,是上世纪80年代以清同治楼为蓝本重建的“新版黄鹤楼”,楼内更建有电梯。滕王阁历经29次重修,现在的滕王阁是1985年依照梁思成所绘的《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重建而成。建成于2001年的南京阅江楼只有11岁。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