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西夏古城,能否复活西夏记忆?


3月10日,阳光明媚。位于宁夏银川市兴州北街以西的西夏古城项目“指挥部”的二层小楼内,负责古城项目建设的福兴达房地产开发集团总经理刘良庆、董事长刘良富正在忙碌。为了西夏古城项目,他们和自己的团队已经连续几个周末加班,为项目的奠基、开工、后续细节等问题做各方面工作。此前,他们为这个项目,已经准备了4年。
一个想法,如何从脑子里飘到纸上?
“说起西夏古城,人们第一个会想到额济纳旗的黑城,此外是西夏博物馆,建在甘肃武威。由于历史原因,大批关于西夏的珍贵典籍及文物流失国外,使人们一度想要了解西夏历史还要到国外去……而银川,作为西夏古都,除了西夏陵,似乎再没有拿得出手的西夏文化地标,这对于我们这个手握着垄断性文化资源的城市来说是非常遗憾的。”西夏学学者岳键不无遗憾地说,“论西夏文化资源,宁夏无可非议地排在第一位,但丰富的文化资源却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
西夏学著名学者李范文在西夏古城项目立项之初也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在他看来,宁夏不能只有一个西夏陵。“西夏陵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在这种大背景下看西夏古城,其实就是和西夏陵遥相呼应的一个拥有西夏元素的地标,这无论是对我们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是旅游的发展都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李范文认为,如果西夏古城真的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建好,将会由旅游地上升为一个文化遗产。
事实上,促成西夏古城建设的还有一位学者,他就是北京的古建筑专家何山教授。多年前的一次宁夏之行,让何山感慨万千——这样一座打着西夏名片的城市,却鲜见西夏元素。于是,他用书信的方式将自己的感受传递给当时的银川有关领导,引起了相关领导对打造西夏文化元素的重视,这也成为西夏古城最初建设意向的一个来源。
西夏文化被称为银川的“窗口文化”和“城市名片”。这个号称“植根于宁夏本土的主脉文化”、“宁夏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银川除了可以从地名、个别遗址上反映出来外,在公众视线里显得有些淡化。适时建设一处最能代表西夏古都文化特色、最能反映银川城市地标特征的高品质文化景观——西夏古城,来填补西夏古都、历史名城名不符实的文化遗憾,看起来很有必要。
一座“新城”,该装怎样的文化?
2月27日,由银川市西夏区政府主导,富兴达房地产开发集团实施的西夏古城项目(又名西夏商业文化旅游博览园)正式开建,此举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据了解,古城占地103亩,总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近3亿元,一期A区预计2013年竣工,二期B区预计2014年竣工。
在西夏古城的项目策划书上可以看到,A区为特色商业区,销售西夏旅游商品、宁夏特产等商品。B区为文化旅游区,拟展示西夏农垦文化、经贸发展历史等内容。此外,高规格建设的西夏乐舞宫,集西夏文字、雕塑、服饰展示、礼仪接待体验、乐舞演艺欣赏等为一体。
对于古城的具体规划,西夏古城投资商刘良庆介绍,他们希望从方方面面展示西夏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在他看来,西夏文化曾为推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可圈可点处甚多。而这些有历史意义的重点要反映在西夏古城中,如将中国活字印刷术历史向前推进的西夏活字印刷;在敦煌壁画艺术中占据很大比例的西夏壁画;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藏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艺术经典——西夏唐卡;迄今发现的中国古代存量最大的、内容最丰富、艺术成就很高的版画珍品——西夏版画……除此之外,还有西夏音乐、舞蹈、乐器、饮食、服饰、礼仪等,都将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落地”西夏古城。
“西夏古城从细节上尽可能地融入西夏文化的精髓。比方说在饮食方面,会按照古书中记载的西夏食品进行设置,并且在餐牌上标注汉语和西夏文双语;器皿也是尽可能仿造西夏时期的物品,像独具特色的西夏酒具;还有礼仪,西夏的历史记载接待宾客时用到一种鞭鞘鼓,其实那不是一种鼓,而是用甩响鞭的方式迎接客人,我们准备在具有西夏风格的住宿场所前,用这种传统的西夏礼仪迎客。”负责西夏古城项目策划的西夏研究所副研究员、西夏学学者岳键说,西夏古城将有很多既有趣又能传达西夏文化的细节。
为了充分展现西夏园林风貌、古建筑特色,刘良庆多次组织专家和设计人员走访敦煌莫高窟,临摹西夏壁画以重现西夏建筑风貌;游览西安大唐不夜城,学习传统文化与商业旅游结合的经验;参观开封“清明上河园”,学习古建筑复原技巧。
曾经的西夏都城,究竟是怎样的?
一座城市,就是一部历史。历史和文化,构成了城市文脉。翻看史料可以看到,以党项族为主体的西夏各族人民与汉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千古辉煌的中华文明。
公元1020年夏天,党项羌大酋德明占据灵州时,就开始图谋黄河以西、贺兰山下的怀远镇。他看中怀远西有贺兰山作为天然屏障,东面和南面以黄河为天堑,向西面可直接打通连接河西走廊的通道。于是,他派遣一个叫贺承珍的大臣从灵州一带征集兵民,前往今银川市兴庆区开始构筑宫殿、宗社等,并将这座新建的城市称为兴州。
公元1033年,德明的儿子元昊下令将兴州改为兴州府,按国都的规模开始大兴土木,修建宫城、殿宇。公元1038年,元昊宣布成立大白高国,将兴州府改为兴庆府,并定为国都。
从明代《弘治宁夏新志》、《嘉靖宁夏新志》等文献记载中,可以发现兴庆府的建筑形制和规模:依据当地地形,兴庆府并不像中原都城那样讲求方正,从贺兰山到黄河边的开阔地,加上南北两端多为水域,使得这个城池东西长于南北,城市外形成人字形。同时,它在城池、宫殿、宗社、籍田等方面,又借鉴了诸多中原城市的建筑方法。
著名西夏学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史金波指出:兴庆府的建设,从原则和系统上皆以中原都城为成法,甚至一些具体建筑也模仿中原王朝都城,如城门上建城楼,城门名称光化门和长安光化门同名,南熏门与开封府的南熏门同名。
古城再造,如何挖掘西夏文化资源?
那么,现在要建的西夏古城会有怎样的创新呢?以追求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人为什么会投资建设文化产业?商业化的运作能否使古城达到预期的效果?
面对这个问题,刘良庆说:“看着西夏古都这么好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挖掘,我们觉得很遗憾,希望为它的传承做一些努力。”生长在江苏的刘良富、刘良庆兄弟,从小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有人质疑我们南方人做什么西夏文化,但是有句话说‘旁观者清’。其实纵观各地,都有很多外地人做好、做强本地文化的例子。”刘良富说。
初衷是做文化传承,但是并不代表做文化就没有利益可言。刘良庆说:“很多人把文化和经济割裂开,认为做文化了就没收益,讲究收益就做不好文化。但我认为,做文化和经济收益不相冲突,反而是相互促进的。”刘良庆认为,西夏古城可以像杭州的宋城,西安的大唐芙蓉园一样,用文化来带动商业——用西夏文化作为卖点,吸引消费者。而来的人多了,对西夏文化本身又是很好的宣传。
虽然对西夏古城抱有良好的期待,可刘良庆还是有一些忧虑,比如项目建成后,能否按照预期运行?3亿元的巨额投资能否收回?“不管怎么说,我们对这个项目还是充满信心,也期待它能从效果图中跃然成为现实的那一天。”刘良庆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