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假古董不如保护真文物
2010年,山西娄烦县提出打造“孙大圣故里风景区”,规划修复原有的水帘洞、悟空出世石、猴王庙等古建筑。两年过去,除了绿化的5000多亩荒山以及四层楼高的接待中心外,其他规划都未实施,但已投入6000多万元。
孙悟空原是小说人物,偏要给他找个“故里”,这听来就觉得滑稽。几年来,国内一些地方为抢夺这一“香饽饽”争论不休,前后出现过山东说、河南说、福建说、江苏连云港说等论调。一个虚拟的“故里”居然引来多个地方争抢,这更是一种黑色幽默。极其可笑的是,还有专家煞有介事对此进行研究,连部分居民姓孙也成了一个论据——难不成孙猴子提前进化了?
上面所说不妨当作笑话。当地对此大概也心知肚明,只不过诉求点不同,一时也顾不上那么多。在地方看来,找到这么一个文化卖点,既可满足招商引资需要,又可给地方政绩披上文化外衣,显得冠冕堂皇一些。尽管当地对该项目并未给予直接资金支持,但土地出让、政策扶持使用的也是公共资源。如今项目变成烂尾工程,无论如何相关部门难辞其咎。
放眼国内,类似文化烂尾工程实在不少。如去年底轰轰烈烈举行过揭牌仪式的河南汝南县“梁祝故里”项目,因开发商自身经济问题,目前除牌坊和部分枯萎的景观树外,工程再无任何进展。事实上,即便这些文化项目建成,也不过是一种文化阑尾工程。相关工程虽美其名曰文化项目,实则依托于虚无缥缈的民间传说、文学故事,并无多少真实历史底蕴。这样的工程项目,只不过是历史文化长廊中的一段阑尾,毫无美感,没啥大用,还容易发炎溃烂。
尤为可气的是,一些地方历史积淀深厚,却不去保护好文物古迹,反倒偏要跟其他地方争抢假古董。为此,甚至不惜拆毁文物,建造山寨文物。上世纪50年代,林徽因曾说过一句话:“你们现在拆的是真古董,有一天,你们后悔了,想再盖,也只能盖个假古董了。”这番话真的不幸被验证了。近年来,有的地方把老胡同、老建筑拆毁,却在原地建起所谓历史文化街区,还有的地方把文物单位修缮一新,当作豪宅挂牌出售……
如此“以旧换新”的结果,就是GDP增加了,政绩闪亮亮了,可是真文物没了,文化传承也断裂了。热衷于搞这类文化阑尾工程的地方,是该醒醒了。实际上,这套把戏公众早就看穿,开发商也渐渐没多大兴趣跑龙套,很快就要演不下去了。有这资金有这热情,不如好好盘点家底,把真正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遗产保护起来。这不仅是一笔无形的精神遗产,也是十分可观的地方文化品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