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政:中华文物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天下收藏》这个所谓“去伪存真”节目已在北京电视台播出多年,颇有收视率,应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句古语。但早在2009年,台湾地区的收藏家罗有生在遵义的一次会议上就痛心疾首地说,没想到大陆是如此残忍地对待祖宗留下来的瓷器,一个电视台即便一周砸一件瓷器,一年就砸54件,10年就砸掉540件,假如10个电视台,100个电视台都做这样“去伪存真”的节目,若干年后中国瓷器就被砸完了。而整个节目在全国收藏家的一片反对声中,我行我素,被大家称为“砸宝”节目。

我们先不论电视台已砸掉的300件瓷器的真伪,即便当代做的瓷器,该不该砸呢?看看清代皇帝是如何对待当朝瓷器的。

清代康雍乾三朝皇帝酷爱瓷器,这是众所周知的。但皇帝是如何对待损坏的瓷器的,清宫档案有许多鲜为人知的记载:比如乾隆二十年三月廿二记载:“总管潘凤交哥窑双耳瓶一件,耳破,传旨着粘补,钦此。”大量史料证明,皇帝对损坏的瓷器,要求下面能补则补,能用则用。而对损坏瓷器的人,都要处罚。乾隆二十二年七月初四的清宫档案记载,副催总五十往北京运送三件洋彩旋转瓶,途中不小心将瓶耳磕坏二处,皇帝下旨:“重责四十板,罚钱粮一年,钦此。”乾隆四十七年《御膳房损坏瓷器等样底档》记载:“主管奏折,一年中太监张进朝等十七人打破瓷器二十件,旨:照例每人责以五板。”乾隆四十八年九月十一档案记载:“上进早膳时,小太监厄禄里打破暗龙五寸黄瓷盘一件,与本日奉旨责过小太监厄禄里二十板。”

事实上,“砸瓷”本来就是件十分荒谬的事,无论新旧,都不应砸。如果说中国古代有五大发明,瓷器就应占一席之地,而且只有瓷器给中国人换回了大量的真金白银。几百年上千年仍保存完好的瓷器,毁于几个古董商手里,真是天理不容。专家有何资格下“判决书”?谁赋予他砸瓷的权力?这是不是在破坏文物?而电视台是在纵容这种行为,还是不知情被人利用了?瓷砸了不可能复原,就像人被枪毙了不可能复生。但枪毙一个人需三级法院审核,那砸瓷就可以轻率吗?

不能在铁锤下痛苦地呻吟!中华文物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