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舟:处理中菲黄岩岛对峙问题需“软硬兼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人民日报海外版评黄岩岛对峙:忍无可忍就无须再忍

今天上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王逸舟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解读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为话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时指出,在中菲黄岩岛问题上,菲律宾有多种目的,美军不会直接介入中菲争端。处理中菲黄岩岛对峙问题,“硬的要更硬,软的要更软”。

菲律宾有多种目的 美军不会直接介入中菲争端

有网友就近期热点中菲黄岩岛对峙问题向王逸舟教授提问到,“对峙仍在继续,菲律宾不断挑衅和试探我国底线,其背后一直存在美国因素的作用。尽管此次对话达成很多战略共识,但在具体问题上仍存在分歧。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分歧,掌握正确尺度?”

王逸舟认为,菲律宾的挑衅确实让国人觉得忍无可忍,但不妨对于事态的发展再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一方面考验我国在舆论、军事、外交、民意等各个方面的准备情况,另一方面观察最终会形成何种共识,如何击退菲律宾的挑衅。

王逸舟指出,菲律宾确实是自不量力,一旦冲突真正发生,菲方在军事、外交、法理上都必败无疑。菲律宾态度强硬、一意孤行的原因,是期待美国的援助。但中菲一旦发生武力摩擦,美国的海军、太平洋舰队直接介入的可能性为零。因为美方不会为了在地缘战略上相隔较远的菲律宾和中国大动干戈,美国至多在国际法的层面、外交层面呼吁停火、呼吁和平对话来解决争端。

菲律宾此番有多种目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想唤醒本国国民的海洋权益意识,使得现在民意基础不好的政府能够获得更广义的、更有共识的社会支持。同时在东南亚地区,赢得更多的同情,使得那些与中国有主权分歧的国家,能够加快联合对话谈判的步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2年5月9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王逸舟做客强国论坛

处理中菲黄岩岛对峙问题 “硬的要更硬,软的要更软”

王逸舟指出,以往我国对于黄岩岛的开发和利用不够,而菲律宾凭借地缘优势,开发和设计了黄岩岛的渔业、旅游业等资源。中国现在的维权过程,确实在东南亚引起了普遍的反弹,菲律宾只是一个打头阵,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也紧随其后,等待最终结果,因此这次的事件牵一发而动全身。

中方应如何应对此次事件?王逸舟提出,“硬的要更硬,软的要更软”,合理解决中菲黄岩岛对峙问题。

所谓“硬的要更硬”,就是要坚决维护我国对于黄岩岛的主权,要让东南亚国家、更大范围的海洋国家看到中国的宣誓,中国会不可阻挡地走向这些领域,维护自己的海权、维护自己的岛礁,并且在公海、在大洋享受一个海洋国家应该有的权利。

首先,要提高在技术层面对黄岩岛进行开发和利用,比如建设钻井平台,进行油气开发。只有钻井、打油等技术得到了提高和巩固,中方的谈判地位才能更有效、更有力。

其次,中国海军、海监、渔政也要定期巡航。随着我国渔船全球捕捞技术的发展,海洋大国地位的逐步确立,我国要加大对于东南亚南海海域的开发,甚至扩展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南极、北极等更多海域。海洋是一个高边疆,而中国走向高边疆的进程刚刚开始,所以面对菲律宾的挑衅,中国要展现大国的气度和风范。

再次,我们的海军不仅要维护我们的海权,而且能够救助别国落难的渔民和渔船;我们的海军也要能够和别国的海军一起去打击各种海上犯罪,去阻击海盗,防范各种各样非传统安全的挑战;我们的渔政、渔监、海事部门将来可能要提供一些公共产品,比如说如何监测海啸,如何防范海洋生物性受破坏,如何监测海流,这些方面让很多国家感受到中国的到来对他们也是机遇,也是一种新的发展前景。在这点上,美国好像是一个公道维护者的形象,高调地去捍卫海上的自由、提供海上的公共产品,中国未来同样也能够提供维护海上自由,维护海洋多样性,提供各种海洋公共产品的可能性。作为一个大国,它不仅要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也能够向国际社会、向其他国家提供帮助。

所谓“软的要更软”,就是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够向这些海洋国家,向东南亚、向其他方向提供一些特殊的安排,让他们感受到中国的到来能够实现共赢,实现多方合作;而不是一方取胜,另一方归零。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不仅是一个强硬的大国,而且是一个能够提供方案的大国,能够善于解决问题的大国,能够在难题面前向别人发出呼吁、实现共赢的大国,这一点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