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接收南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946年12月15日接收人员在太平岛举行升旗典礼。

“太平”舰南京出发前。排中为指挥官林遵。

1946年12月,中国接收南沙群岛时在太平岛上竖立石碑。

■史料

南海归属有史可据

东汉杨孚《异物志》有“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的记载。这里的“涨海”是当时中国人民对南海的称呼,“崎头”则是当时对包括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岛、礁、沙、滩的称呼。

中国人民在明初就到南沙群岛从事开发渔业生产了。1868年《中国海指南》记载了我国渔民在南沙群岛活动情况,郑和群礁有“海南渔民,以捕取海参,贝壳为活,各岛都有其足迹,亦有久居礁间者,海南每岁有小船驶往岛上。携米粮及其他必需品,与渔民交换参贝。船于每年十二月或一月离海南,至第一次西南风起时返。”

早在元代,南沙群岛已归我国管辖。《元史》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图叙》记载元代疆域包括了南沙群岛。明代《海南卫指挥佥事柴公墓志铬》记载:“广东濒大海,海外诸国皆内属”,“公统兵万余,巨舰五十艘”,巡逻“海道几万里”。表明南沙群岛属于明代版图,明代海南卫巡辖了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在清代,中国政府将南沙群岛标绘在权威性地图上,对南沙群岛行使行政管辖。

1946年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精神,中国内政部会同海军部和广东省政府委派肖次尹和麦蕴瑜分别为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专员,前往接管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并在岛上立主权碑。

1947年,中国内政部重新命名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全部岛礁沙滩名称共159个,并公布施行。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授权公布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标准地名。

欣然受命

日本投降时,中国的海军力量已降至零点,根本无法派出舰队前往南海。而此时的南海,又在暗潮涌动,“二战”后重新占据越南的法国正企图利用日本退出南海后的状态,捷足先登,再次抢占。

1946年7月,根据“战时租借法案”,美国把271艘各类舰只及其他必要器材拨让给中国,中国政府终于具备了接收南海诸岛的条件。国民政府对法国人的行为提出了抗议,并于1946年10月,派出“太平”号、“永兴”号、“中业”号和“中建”号4艘军舰,由指挥官林遵、姚汝钰率领南下,前往西沙、南沙执行进驻接收任务。国民政府对收复南海诸岛一事特别重视,特地派遣代表随同“前进”舰队前往视察和勘探。据《中华文史资料文库》记载,内政部方域司具体负责国界线的确定,并聘用西北大学地理系教授郑资约为内政部专门委员,负责参与南海岛屿国界的划定和整理南海水域的岛礁、石群及沙滩名称的工作。参与收复行动的其他方面的代表还有:空军总部代表蒋孝棠、仲景元,联勤总部代表戴蕃填,广州行辕代表李思逊,海军海道测量局代表刘天民等。

依照海军总部事先拟定的进驻目标和人员装备计划,进驻西沙和南沙后,要在主岛上都做如下设置:驻守海军陆战队一个独立排,直属海军总司令部指挥,每岛在编人员59名,装备海军电台1座,电台配250瓦功率的发报机组及相应的设备。一切准备就绪后,10月24日,南下舰队从上海黄浦江口出海南航。根据出行计划,舰队的第一目的地为广州,第二目的地为海南岛,最终目的地为南沙群岛。

顺利收复

南下舰队很快抵达了海南岛榆林港码头。在榆林港,“前进”舰队还雇佣了40名熟悉西沙、南沙各岛情况的渔民随舰出发。11月正是南海东北季风强劲时,12日和18日,舰队的两次出航都因天气恶劣而中途折返。

11月23日,“永兴”、“中建”两舰在副总指挥姚汝钰率领下抢在风浪稍减的间隙先行出航,并于次日凌晨顺利抵达西沙主岛,在礁环外1海里处抛锚。

如同当年李准为西沙岛屿命名一样,收复后的西沙主岛用“永兴”舰的名字命名为“永兴岛”,同时把西沙另一座岛屿命名为“中建岛”。29日上午,“永兴”舰和“中建”舰派出了仪仗队,会同广东省政府的接收专员肖次尹和驻岛人员,鸣炮升旗,为收复西沙群岛所竖的主权碑揭幕,纪念碑用水泥制成,正面刻“卫我南疆”,背面刻“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立。”仪式完毕,舰队又巡航其他各岛,并于次日下午返抵榆林港。

1946年12月9日,林遵率舰队出海远行。出于稳妥,这次林遵决定由李敦谦舰长率“中业”舰为舰队先导,林遵坐镇“太平”舰随后,目标直抵南沙群岛的主岛——长岛。

12月10日上午11时左右,舰队在太平岛的西南岸外下锚并拉响汽笛,然后开始登陆。上岛后,林遵、李敦谦及政府接收代表在岛上举行了隆重的进驻仪式。

为了纪念“太平”舰接收该岛,即以“太平”为该岛命名。竖立一块高约1米的水泥钢筋石碑,石碑正面上端刻有青天白日徽,下刻“太平岛”三个字,石碑背面刻有“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重立”,左旁刻“中业舰到此”,右旁刻“太平舰到此”。

次日,林遵率舰队官兵和政府代表,同驻岛官兵依依话别后,踏上归程。南沙群岛的收复与进驻任务,至此顺利完成。一度为日本和法国殖民者侵占的南沙群岛,再一次回到祖国的怀抱。

未完成的建设

1947年元旦,“太平”号、“永兴”号停泊在广州白鹅潭江面,举行了收复南沙、西沙群岛记者招待会。接收南海的消息发布之后,迅速引发了一场关注南海的热潮。

1947年10月,国民政府确定中国最南边界为北纬4°的曾母暗沙;12月1日,内政部重新审定东、西、中、南四沙群岛及其所属各岛礁沙滩的名称,正式公布中外,原南沙群岛改称中沙群岛,团沙群岛始定名为南沙群岛,南海地名更加规范化。

1947年2月国民党六届三中全会上,陆幼刚等34人联名提议加紧建设西、南沙群岛,以固国防,1947年5月四届三次国民参政会上,胡木兰等36人又倡议中央着手建设西、南沙群岛,力保主权。这些卓有远见的建议均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未见诸行动,使得这片辽阔的海域多年鲜见有组织地经营。

国民政府海军总司令部第二署海事处参谋张君然被任命为西沙群岛首任管理处主任,1947年,他拟了一份管理和开发西沙群岛的意见书,建议修建各岛的港湾码头,发展各岛海上交通,开发磷矿和水产资源,加强气象和航标工作,在当时却没有条件一一付诸实施。

1950年5月,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海南岛。国民党部队在撤离海南的同时,驻守南沙及西沙的国民党军一齐撤离,包括驻太平岛的部队也乘“中胜”舰撤回台湾军港。之后的5年,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呈无政府管辖状态。

1950年,菲律宾民间人士进占南沙太平岛及其他诸岛,开始大肆盗采磷矿,并提出主权要求。为此,1956年6月,台湾国民党政府决定派姚汝钰率“太和”、“太仓”两舰开赴南沙,对太平岛再次实施武装进驻。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登岛部队上岛后,发现岛上房屋墙壁涂满了汉字标语,其中有“打倒美帝国主义”、“全国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字样,署名是“李三德”、“何良美”等人,署名时间是1954年。在岛上也有近期渔民居住过的痕迹,遗留有水桶、渔网、线缆等物,甚至发现了苏制弹壳。据分析,该标语为海南岛民兵所写,他们也曾乘渔船进驻过这里,并居住过一段时间。由于上个世纪50年代人民解放军海军力量薄弱,无力顾及南沙,对登上南沙诸岛的民间力量无法增援或供给不足,不得不撤回海南岛。

“椰风挑动银浪,夕阳躲云偷看”。当年邓丽君的《南海姑娘》曾经流行一时,两岸人民依然向往的金色沙滩上,独坐的美丽姑娘正是中国人。

由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郑重宣告:“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南海诸岛随即也列入国民政府的接收日程。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