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黟县桃花源长廊漂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景点简介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十里桃花渡,须从岱峰游。” 桃花源长廊风景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是指黟县漳河流域石山至渔亭10公里段。因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描述出一个美丽而宁静的世外桃源而得名,漂流起点就设在景色秀美的石山岱峰脚下。终点设在渔亭镇上游的石门鸳鸯湾。漂流全长六公里,漂完全程约1.5小时。 从岱峰脚下登上竹筏,在清凌凌的河面上戏水飘荡,穿溪越滩…。近看碧水浅滩、游鱼可数,彩石纷呈 。 远眺竹林叠翠、山花簇拥、桃园隐映。徽州古村落和居民掩映在古树群中,构成一幅又一幅美仑美奂的桃花源山水长卷。一座又一座的徽州牌楼、古祠则如新安江源头百年图腾。昭示着历史的深逐,生态的原始,民风的古朴……。也是《桃花源记》最原始的写真。 “漂游桃花源长廊,体味《桃花源记》禅意”是您古徽州之旅最完美的选择。漂流起点距西递4公里、宏村15公里、齐云山18公里、黄山风景区42公里、屯溪老街(黄山市)50公里、徽州棠樾牌坊群70公里、祁门牯牛降96公里。 桃花源长廊风景区热情地邀请您的到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生态长廊——桃花源漂流

桃花源漂流处于漳河流域石山至渔亭10公里段。因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描述出一个美丽而宁静的世外桃源而得名。桃花源漂流起点就设在景色秀美的石山岱峰脚下,终点设在渔亭镇上游的石门鸳鸯湾。漂流全长六公里,漂完全程约1.5小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漳河

漳河为新安江最大支流自西向南流经渔亭镇,主流长50余公里,其中桃花源长廊漂流段沿河两岸两岸丹崖绝壁,秀峰巧岩,千姿百态,有的似金钟倒挂,狮象守门,有的似生龟问天,海豚戏水无不栩栩如生;不仅有桃源洞、浔阳台、石门、钟潭、红庙、古栈道、岱峰等名胜,还有许宣平隐居处、渔郎问津、李白垂钓、师姑帽等历史掌故,真是美不胜收,在历史上就有风景长廊之美誉!桃花源长廊虽然因历史的变迁有了一些变故,这里沿河古道虽然因修建入黟公路而变故了,而环绕着入黟古道的漳河却依然在静静地流淌,时而低吟着古老的歌谣~

~。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桃源洞

桃源洞由渔亭沿漳水而上,距黟县城8公里的石墨岭南麓,山骨突出,岩石削立,古树葱郁,桃花夹岸。山腰凿有洞,即桃源洞。穿沿而过,支木以行,故又称栈阁岭,下临钟潭,南北壁立百余米,漳水夺涧西泻,山形险峻,风光绮丽。过洞豁然开朗,屋舍俨然,的确酷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桃源洞是古时县内交通的要塞,洞口凿有“桃源古洞”四字。原建有茶庵。“汲山泉以煮茗,解行人之炎渴”。沿后岭上,明代建有桃源书院,又名时习堂,岩壁上还建有观音阁,供奉观音白玉雕像。清道光二十九年(1846),易“桃源古沿”为“桃花源”洞门额,由邑人汪联松题书,并刻有石联:“白云芳草疑无路,流水桃花别有天”和“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桃花源漂流

您从岱峰脚下登上竹筏,在蓝色的河面上戏水飘荡,穿溪越滩…。近看碧水浅滩、彩石画溪、游鱼可数。远眺竹林叠翠、山花簇拥;桃园隐映,相映成趣。徽州古村落和居民掩映在古树群中,构成一幅又一幅美仑美奂的桃花源山水长卷。那一座又一座的徽州牌楼、古祠则如新安江源头百年图腾。昭示着历史的深逐,生态的原始,民风的古朴……。也是《桃花源记》最原始的写真。

 

责任编辑:晓雪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