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炫彩——荷兰梵高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挤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1890年7月29日,梵高终因精神疾病的困扰,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其年轻的生命,是年他才37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梵高博物馆位于阿姆斯特丹。主要由两座建筑所组成,一座是于1973年6月2日对外开放的由格利特&S226;瑞埃特沃德(Gerrit Rietveld)设计的主馆;另一座则是于1999年完工的由黑川记章(Kisho Kurokawa)设计的展览厅(Exhibition Wing)。其实,梵高博物馆这座建筑有着复杂的历史,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两位设计师外,两座建筑的很多部分还经历过多次的重建、改造而最后完成。

该馆以收藏有梵高黄金时期最珍贵的200幅画作而备受瞩目。其中最知名的应属“群鸽”与“向日葵”。展出品除了丰富的绘画作品、素描还包括他的信件。美术馆内还展出其它著名印象派画如,莫内、高更等人的精彩作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887年的暮夏,凡高画了四幅向日葵,这幅给人感觉无比的逼真,从某一个角度来说,这一幅可视为凡高画集的代表性作品。孩童时代他就喜爱鸟巢,这种喜爱可以说是他幻想特性的本质。由他的素描习作可以看出,他尝试着要捕捉由中心向周围旋转的分量感。他后来到南法追求太阳,就是对于旋转、炎热的天体的一种热望。事实上,向日葵就是生长在大地上的太阳(法语称之为Tournesol——旋转的太阳;英语称之为Sunflower——太阳之花)。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幅画充满着恐怖、不祥的感觉,凡高似乎已经超越了灵魂上的生死境界,置身于异世界的试炼,并试图将此世界置于笔下。649信写道:“我的生活,从根基上被破坏,我的脚只能颠跛着走。”这正说明当时他画下这幅悲惨的画的心境。“我担心,我是否变成你们沉重的负担……那时侯——回到这里再开始工作——画笔几乎从手中滑落下来……可是,从那时起我画了三张大的作品。”画上的线条很生硬,失去了次序,不但天地鸣动,所有的凄切、悲哀、绝望,都似乎从地平线的那一端飞扑过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鸢尾花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阿尔的黄房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满天星斗下的罗纳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吃土豆的人

梵高的其他经典作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