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赫哲族鱼皮产业成东北第四宝

鱼皮也能做成服饰? 佳木斯赫哲族鱼皮产业成东北第四宝(组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鱼皮工艺品成为赫哲族独有的艺术品
鱼皮也能做成服饰? 佳木斯赫哲族鱼皮产业成东北第四宝(组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精致的工艺品全部用鱼皮制成
鱼皮也能做成服饰? 佳木斯赫哲族鱼皮产业成东北第四宝(组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件高档的鱼皮衣服可以卖到2万元人民币
鱼皮也能做成服饰? 佳木斯赫哲族鱼皮产业成东北第四宝(组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佳木斯市为赫哲族修建的新房

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就有这样一个民族会十分擅长制作鱼皮,作为全国六个人数最少的少民族之一的赫哲族,用鱼皮做衣服、腰带等实用品和鱼皮画、挂饰等工艺品成为赫哲族的一大特色。人们常说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鱼皮产业有望成为东北的第四宝。

佳木斯毗邻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俄罗斯最大的产鱼区,且佳木斯所辖抚远县又素有“中国大马哈鱼之乡”、“中国鲟鳇鱼之乡”的美誉,鱼类资源丰富而独有。作大马哈鱼和鲟鳇鱼的鱼皮本身就有一种自然的美,具有天然的鱼鳞花纹,多种多样,凹凸不平,又浑然天成。构成的画面色彩斑澜,风格古朴粗犷,意境深沉幽远,非常具有立体感和动感,是任何其它材料不可取代的。正因如此,鱼皮工艺品成为赫哲族独有的艺术品,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块瑰宝,具有突出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不可替代性。

尽管近几年来赫哲语处于自然消失边缘,但鱼皮制作技艺还是得以传承下来。佳木斯市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固的赫哲文化传承人群体,他们既继承了鱼皮制作的传统工艺,又在实践中使这一民间艺术得到创新和提高,目前已成为发展鱼皮文化产业的中坚力量。赫哲老人尤翠玉制作的鱼皮衣,被北京服装学院的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

鱼皮文化因其悠远的历史和曾经拥有的广袤地域,被称为人类的共同遗产,特别是自鱼皮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加拿大、日本等国的研究人员也多次到赫哲(那乃)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征集鱼皮服饰。

佳木斯市专门组建了赫哲文化研究会,并将鱼皮文化产业作为特色文化产业推出,先后争取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5万元,分别对两大赫哲鱼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行了重点扶持。作为该市独特的旅游文化产品,鱼皮工艺品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精美的工艺制作,有望成为代表佳木斯乃至黑龙江的标志性旅游纪念品,并打入国际市场。

责任编辑:慧月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