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古镇14座老公馆介绍

“饮马江头未晚时,好风无限满轻衣。寒蝉噪月成番起,野鸭掠沙作对飞。揭揭酒旗当岸立,翩翩鱼艇隔湾归。此间好像皆新得,须信诗情不可违。” 这无比空灵清新的佳作,由衷的情意,正是当年安仁镇自然风光的真实写照。

安仁被称为“千年第一镇”,其老公馆群落以及建筑的独具特色,堪称中国第一。每个公馆的背后都有神秘在暗暗滋长,古镇的每一个角落都隐藏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刘元瑄将军公馆

刘元瑄将军公馆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总占地面积5642m2,建筑面积2468 m2,房屋约70间,保存完好。整个公馆为一组中西合璧式建筑群,既有中国封建豪门府邸的遗风,又吸收了西方城堡和教堂建筑特色,它是吸收西方建筑文化并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组典型特点的军阀公馆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技术价值。

刘元瑄将军公馆坐西向东,成纵长方形,三方被高大抢垣和民房包绕形成封闭式院落。其宅门东向临街,整个公馆由五进院子组成,每进院子又分别由几个小院子构成。内宅院和前院之间,留有一块空地间隔。整个内宅院轴线呈目字型紧凑布局,各院既相对独立,可由明间侧门相连,又可经梢间边门出檐廊房贯通各院。

整个宅院建筑为木结构,以单檐硬山穿逗木结构为主,3穿用5柱。堂屋的明间采用了抬梁式构架,使用天穹罩、落地罩等隔断形式。房屋均为小青瓦屋面的两层建筑,屋顶多为硬山顶,加封火墙,封火墙富有川西地方特色,木作和泥雕图案内容丰富。整个建筑风格上继承了传统的营造基本作法和民族工艺,具有中国封建豪门府邸的遗风。

刘元瑄,曾名刘俊琳,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人,生于1911年8月,1926年从军,历任二十四军上尉队长、少校大队长、中校营长、上校团长、少将旅长、师长,整编二十四师代师长、二十四军中将副军长、代军长。1949年12月率部起义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62军副军长,西康省军区副司令员,西康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省人民政府委员,省民政厅厅长,省政协副主席。

二、杨茂高公馆

杨茂高公馆地处树人街街口,修建于1945年,占地面积2301平方米,建筑面积957平方米,房屋约间。公馆坐西向东,主体建筑为单檐硬山顶砖木结构,其结构比较完整。临街占有5个铺面(其中大门占一个铺面)。

杨茂高,刘文彩二老婆侄儿,大邑县三岔镇人,刘文彩内管家,曾随刘文彩在宜宾任管事、税收征收局长和川康边防军中校科长,1961年病故。

三、刘元琥公馆  

刘元琥,刘元瑄之弟。刘元琥公馆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总占地面积5636m2,建筑面积2316 m2,保存完好,与刘元瑄将军公馆一墙之隔。整个公馆为一组中西合璧式建筑群,既有中国封建豪门府邸的遗风,又吸收了西方城堡和教堂建筑特色,它是吸收西方建筑文化并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组典型特点的军阀公馆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技术价值。

刘元琥公馆坐西向东,成纵长方形,封闭式院落。其宅门东向临街,整个公馆由五进院子组成,每进院子又分别由几个小院子构成。内宅院和前院之间,留有一块空地间隔。整个内宅院轴线呈目字型紧凑布局,各院既相对独立,可由明间侧门相连,又可经梢间边门出檐廊房贯通各院。

整个宅院建筑为木结构,以单檐硬山穿逗木结构为主,3穿用5柱。堂屋的明间采用了抬梁式构架,使用天穹罩、落地罩等隔断形式。房屋均为小青瓦屋面的两层建筑,屋顶多为硬山顶,加封火墙,封火墙富有川西地方特色,木作和泥雕图案内容丰富。整个建筑风格上继承了传统的营造基本作法和民族工艺,具有中国封建豪门府邸的遗风。

四、陈月生公馆

陈月生公馆地处树人街中段,和刘元宣将军公馆一墙之隔,修建于1945年,占地面积3875平方米,建筑面积1513平方米,房间约40间。陈月生公馆的主要特点,一是有较大空间用作绿化,二是建筑中西合璧。

陈月生,1891年生,24军136师军需处处长,主要以贩卖鸦片而发财。

五、乐述言公馆

乐述言公馆坐落于安仁镇维星街口,建于民国(1938年),总占地面积约811平方米,共有房屋13间,总建筑面积约256平方米。

乐述言(1905—1964年),川军总司令刘湘的表兄,曾任国民革命军21军军需处处长、第二预备军司令部交通处长,少将。

六、乐志伦公馆

乐志伦公馆坐落于安仁镇农贸市场处,建于清光绪年间,总占地面积约1707平方米,总共有32间房屋,建筑面积约846平方米。公馆大门为亭阁式,主体建筑为四合院。进入公馆的大门左侧曾办私塾,刘湘小时在此读书。

乐志伦是川军总司令刘湘的表兄,是一个乡绅,1947年病逝。

七、刘体仁公馆

刘体仁公馆坐落于安仁镇天福街84号,建于1937年,总占地面积约1557平方米,建筑面积741平方米。

刘体仁,字慎言,1931年任24军41团团长,曾兼自贡盐场知事、公益协进社副社长,文彩中学董事会董事。 

八、张旭初公馆

张旭初公馆坐落于安仁镇菜蔬村,建于民国三十年代,总占地面积约1193平方米,共有30间房屋,建筑面积约569平方米。

张旭初,字明远(1897—1961),成都高等师范院校毕业,曾任大邑县教育局长,后任西康省银行总经理,1949年随24军起义,解放后曾任安仁镇治安委员会副主任。

 九、米市

米市,位于裕民街(洋楼旁),建于民国(1940年),占地面积约2336平方米,共有48间房屋,建筑面积约1134平方米。1940年刘文彩在周围东、北、西三方修建了三排空房,刘文彩将米市迁到这里,由12户行户经营,每个行户每年向刘文彩交八斗至一石的房租。1942年在院坝中间建有万成堰纪念碑。

十、报本祠

报本祠坐落于安仁镇天福街31号,建于民国(1941年),总占地面积1251平方米,共有26间房屋,总建筑面积512平方米,是由刘文彩三哥刘文昭修建的。刘文昭曾任公益协进社社长,报本祠是儒坛,主要吸收有一定文化而又生活无着落人员,在此烧香念经。祠内有扶毡手苏家人伍吉盛。报本祠门联“溯三教源流无非孝悌,读五经道德惟为有勤忠”。

 十一、高明轩公馆

高明轩(1901-1949),曾任雷马屏城屯殖上校军需处长。兄高泽涵,曾任24军62团团长,侄儿高登义先生现为中国大气研究所所长、物理学家(中国登上三极第一人)。高公馆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占地面积591㎡,建筑面积445㎡。

十二——十四、刘体忠(刘元汤郑子权)公馆

该公馆位于安仁镇树仁街刘元瑄公馆对面,修建于1947年,占地面积2880㎡,建筑面积1688㎡,房屋约55间,系单檐悬山式砖木结构。刘体忠,曾任国民革命军24军137师团长。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