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八绝之雕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雕漆

雕漆是北京特有的工艺。清代的雕漆工艺纹样更加细腻华贵,往往集绘画、雕刻和漆饰工艺于一身,创作出了难得的精品。   雕漆有金属胎和非金属胎两种,前者是珐琅里,后者为漆里。雕漆的颜色有红、黑、黄、绿等多种色彩,其中以红为主,所以雕漆又叫“剔红”。但清代的雕漆工艺最大的成就还不是“剔红”,而是“剔彩”。重色雕漆当时很流行,但色彩和雕刻技法都比明代有很大的进步。漆色虽仍以红、黄、绿等为主,但较明代更加丰富多彩,同为黄色,开始有了正黄、土黄、橙黄之分;绿也有墨绿、草绿、正绿之别,最主要特征是出现了紫色漆。   不同色漆锦地的运用也是这一时期重色剔彩工艺艺术成就的体现。此外,堆色雕漆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此种技法常用以表现主题画面,像这一时期大量涌现出来的波涛中的海兽、鱼龙等题材,就多用增色法表现,常见的作品以剔绿漆表现海水,雕红漆海兽、鱼龙、人物形象,清中期剔彩《海水落花张果老渡海桃式盒》,就是这种技法运用的典型作品。   乾隆时期的剔彩漆器,在雕刻刀法上有两种风格:一种是既有元末明初浑厚圆润的特点,又具明晚纤巧细腻、刀锋显露的风格,往往一器之上既有磨工又见刀锋,多根据物体和纹饰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刀法;另一种是以刻竹技法雕刻漆器,这可是前所未见的。乾隆初年,弘历命在造办处“牙作”当差的刻竹名匠从事雕漆,把竹刻的奇俏清新、精致纤密的风格带到雕漆中来,使乾隆雕漆立刻呈现出刀锋犀利精密、棱线深峻的特色。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