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饰界专家黄能馥力挺新《红楼》 额妆造型很成功

往年到了暑假,红火的通常是电影市场,尤其是今年,竞争日趋白热化,而电视荧屏此时收视率往往会有略微下降。但今年的电视荧屏因为世界杯和新版《红楼梦》的“加盟”,注定变得热闹非凡。眼下,世界杯结束了,新版《红楼梦》热潮仍在全国多个地方延续,不仅为各家地方电视台创下收视率新高,更成为全国观众的话题焦点。
在焦点话题中,“额妆”是从定妆照曝光到今天一直存在争议的,有观众认为额妆开始看起来很突兀,放在电视剧的环境中还是能接受的,也有观众觉得额妆突破性太强,并不符合大众对于古装电视剧的审美。对此,83岁的“服饰泰斗”黄能馥先生,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黄能馥先生是继沈从文之后当今中国最权威的服饰专家,他介绍说,额妆是指对额或鬃的修饰,是古代女子妆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年代女子处理鬓发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但目的是一致的——“起到对脸型的修饰作用。现代人了解片子大都是从戏曲中,但事实上,片子在古代极为盛行,最早见于南北朝的佛妆,北宋时期最为盛行。
“在古代,真正能够实现额妆效果的大多是官宦人家的闺秀。” 黄能馥先生解释,“这是古代社会的日常装扮,后来因为梳整费时费力,到北宋以后额妆就演变成‘假发片’,经过时间的沉淀,再经过现代社会中戏曲等传播途径的普及,演员贴‘假发片’的观念,就渐入寻常百姓家了。
由于现代额妆基本只存在于戏曲当中,并不是古装造型的主流,因此黄能馥先生认为,新版《红楼梦》的额妆现代人第一眼看可能会别扭,但从美学和戏剧的角度来讲,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
其实,在新版《红楼梦》定妆时,光额妆就改了七、八回,根据演员脸型的不同和年纪的变化,额妆会有不一样的改变,而不是“千人一面”。对此造型叶锦添也很坚持:“看你要更接近生活还是拉开生活的距离,拿下来就可能回到写实。我们不走写实的老路,那样不是《红楼梦》。《红楼梦》不是写历史的书,是曹雪芹的梦。
有媒体评论说,“我们已经拥有一版写实的、工整的87版《红楼梦》了,额妆本身是美的,既然没有任何历史记载证明额妆绝无可能出现在清代人物头上,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拥有一个写意的、梦幻的额妆版《红楼梦》呢?
的确,在定妆照刚曝光时,关于额妆的争议甚嚣尘上,但随着电视剧的播出,把人物的整体造型放在适合的环境中,就变得很容易接受。套用一句媒体评论,“从高希希的新《三国》到李少红的新《红楼梦》,没有一个导演是抱着‘侮辱’、‘颠覆’的心态翻拍名著的,他们应该只是想提供另一个角度、另一种可能。观众把写实的版本奉为经典,可不可以容许写意的版本存在?有了规整的‘珠玉’在先,洒脱的‘沙石’能否被宽容看待?对待文艺作品的态度,有时其实也是我们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对待这个世界的心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