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伦:“铜钱头”是史上最失败电视剧造型

新版《红楼梦》人物造型中的“铜钱头”被观众戏称为雷得人外焦内嫩,无论宝钗、黛玉,12金钗大多顶一头“铜钱”。众专家拍砖“铜钱头适合妖精不适合人”,著名剧作家魏明伦昨日主动致电本报称:“(铜钱头)不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而是“越好看越失败”。

大战尚未开始,第一集轻松拿到了3.894%收视率,位同时段电视剧类的收视冠军。而22:00,随着英德大战的开幕,新版《红楼梦》第二集的收视率开始下滑,平均收视率下降为2.533%,而随着英德大战进入白热化,第三集的平均收视率跌到1.194%。

昨晚,随着剧情的深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观众对新版《红楼梦》的意见比较一致的是“李少红标签”太明显,“看新《红楼梦》,从视觉效果上看,太像《橘子红了》、《大明宫词》了,而整个电视剧的氛围又给人阴森恐怖的感觉,颇有些《聊斋》的味道”。

观众张先生告诉记者:“画面是很有意境,就是总让人感觉看的不仅是《红楼梦》,而是神话片和恐怖片。”一位网友感叹:“觉得是在看鬼片,虽然光打得很漂亮,但也很阴森,人物感觉随时都像《画皮》。

87版《红楼梦》的配乐至今被奉为经典,而新《红楼梦》的音乐则显得有点诡异,曲调时高时低、时急时缓,再加上阴晴不定的画面布景,大观园中姑娘小姐们轻飘飘地来去,观众感觉,乍一听一看更像《聊斋志异》。不少网友反映背景音乐有种活脱脱的“灵异感”。观众李小姐说:“电视机里传来了一阵阵女人的笑声,还有昆腔的味道,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妈呀,受不了。”

魏明伦:铜钱头”史上最失败造型

魏明伦告诉记者,他一直关注着新版《红楼梦》,对本报的报道也十分关注。但是他认为,现在大家提的反对意见没有提到点子上,“最主要的是不合理,这个 铜钱头 脱离生活、脱离历史、脱离人物,完全是个荒诞的头饰”!魏明伦分析称,在《红楼梦》原著中的人物描写和插图都没有任何一个女性是“铜钱头”装扮。明清时代的仕女图中也没有出现过。“铜钱头”只有戏曲舞台上才有,它是跟老生的髯口、武将的靠旗、花脸的脸谱、马鞭等配套出现的。

魏明伦还详述了“铜钱头”的两个发展阶段。在晚清、民国、解放初期,戏曲演员采用“铜钱头”的装扮叫做贴硬片子。是用一种漆黑过的铁皮,剪成铜钱状,戏曲演员在化妆时,用千斤带一片一片地捆在头上。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铜钱头”的化妆叫做贴水鬓片。浸泡榆树刨花之后的水具有很强的粘连性,将假发浸泡其中,待假发泡软后就可用。但贴水鬓片需用一次泡一次,十分麻烦。

“新版《红楼梦》中出现的 铜钱头 只有戏曲演员在舞台上使用,是一种夸张的舞台装扮,戏曲演员下台后也不用这种头饰。”魏明伦告诉记者:“从古到今没有一个女人会在生活中贴水鬓片,怎么可能出现在大观园中!”魏明伦认为戏曲艺术是写意的可用极其夸张的表现手法,但电视剧是写实的,应该体现逼真。“它可能有很多优点,但是它可能是电视剧有史以来最失败的头饰造型。“筹备这么久,难道没有一个人发现?”“人文知识的缺乏到了使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地步,简直是常识错误!”魏明伦有些愤慨地表示。

叶锦添:为什么不可以是这样的?

“铜钱头”引发的争议,让该剧的造型师、屡获国际大奖的叶锦添也备受关注。当初叶锦添为新版《红楼梦》做的造型一公布,就遭遇网友“不像《红楼梦》像《聊斋》”的批评声音。在叶锦添出席某次“创意论坛”的现场,就有观众直言,《红楼梦》造型不符合原著,做得太写意。当时,叶锦添则表示:“你为什么觉得《红楼梦》是写实主义的?那贾宝玉是清朝的吗?为什么不剃头呢?我为什么不能做这样的造型呢?我当时遇到李小婉,她希望我能去帮李少红做《红楼梦》。我本身很喜欢《红楼梦》,但后来我发现这不是我做《红楼梦》最好的机会,预算决定了很多东西,我们不可能做得那么极致。和李少红商量后,我们就决定做一些风格化很强的东西。《红楼梦》本身就是一个虚拟的小说,87版电视剧已经是写实的了,以后还会有很多版的《红楼梦》,为什么不可以有一次是我这样的?”

叶锦添表示,整体看《红楼梦》是非常精致的,只是单独曝光造型,才造成了公众非议,“现在下定论有点早,如果大家整体看会更好。假如《橘子红了》、《大明宫词》先曝光造型,可能大家也会有批评。我不太适应这样的宣传方式。”但叶锦添也表示不会受到公众评价的影响,“我不太在意别人的说法,李少红也是一个非常坚持的人,我们对做出来的东西非常肯定的。

责任编辑:慧月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