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的言说

宣纸历史山高水长,富有传奇色彩。斗转星移,宣纸的现状又是怎样的花红柳绿,五彩斑斓?对此,我们难以进行全景式的描绘。我们只是搭建一席圆桌,聚拢起一些声音。翻阅档案可以了解历史,倾听言说可以体味现实。让我们靠近圆桌来听一听这些关于宣纸的言说—

为了搭建桥梁,搞好服务,市县都成立了行业协会。泾县宣纸协会就这样应运而生。作为秘书长的老吴,倒不在乎权力有多大,信心反正不小。

吴世新(泾县中国宣纸协会秘书长)

——服务还是有事可做

2005年11月28日,泾县中国宣纸协会成立。

宣纸诞生一千多年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行业组织,意义不言而喻。吴世新记得,当天他在一份报告中写道,“这是宣纸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一个值得载入史册的大喜日子。”

这一天,对于当选为协会秘书长的吴世新自己来说,同样意义重大。虽说在这个行业浸淫了30余年,但秘书长这样一个新的身份,还是让他有了新的感受,这感受中既有动力又有压力。

“有了协会,对宣纸产业的发展大有好处。”谈起协会,老吴有一种如数家珍的情感。正是有多年的专业研究打底,他对宣纸发展的问题看得十分清楚,“这个行业缺乏凝聚力,大家在无序竞争,低价倾销。”

“推进宣纸、书画纸企业间的联合、兼并、收购、参股、合作,促进形成宣纸产业集群优势,逐步实现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的‘五统一’发展格局”。协会章程对协会的作用提得很高,是连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行业与市场的纽带”,更希望协会在“统”的方面大显身手。

但吴世新看得很现实,“根据目前情况,宣纸一步实现‘五统一’很难,运转大半年来,我们做了一部分基础性工作。”这些基础工作实际上十分重要,倾注了他的汗水心血,也是他最得意的事情。今年2月,协会参与了由县政府组织的泾县书画纸市场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泾县书画纸》地方标准,并于8月1日实施。标准的统一,得到了生产厂家的拥护和欢迎。此外,针对书画纸销售价格,协会也提出了指导意见,要求会员按协会提出的最低统一价格出售,不得高价收购原料。

作为一个行业协会,成立大半年来,它该遇到的困难也都遇到了。令他这个秘书长最头疼的是缺乏手段,导致好多事情协会想干也干不了。“比方讲,现在宣纸原料出现短缺,我们也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因为农民不愿种长秆沙田稻草,我们只能动员厂家直接与农民挂钩,由厂方给农民一定的补贴。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只有几家厂这样做了,如果能推动生产厂家联合建立原料基地,这个问题就能解决。”

虽有困难,吴世新对协会的发展仍然充满信心,比他更有信心的是宣纸厂家。半年时间,已有120多户企业积极申请加入了协会,“全县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宣纸书画纸生产企业有210户,现在一半以上是我们的会员,证明协会还是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

目前,协会又在做一件大事情,正着手申请泾县宣纸“证明商标”。“商标办下来对泾县整个宣纸行业都有好处,”吴世新笑着对我们,又像对自己说,“协会就是为宣纸行业服务的。在这方面要做的事还很多,我们只是开了头。”

据说宣纸工序有100多道,每一道都关乎宣纸质量,原料制作则是其中基础。燎草的质量在下滑吗?对这样的疑虑,做了半辈子燎草的老汪满脸不以为然。

汪祥来(泾县苏红泥坑燎草厂厂长)

——宣纸的好坏燎草很要紧

打听到,汪祥来的燎草厂在大山里。一条砂石的山道,往里,车开不进去,要下来走。远远地,看见了摊在坡上的,成片成片的草,泛白,泛黄。那就是燎草。

一路是常见的农舍,猛地看见路边一幢三层小楼,粉红间白的砖瓦,露天的阳台,有着乡间少见的“洋气”。路人说,这是汪祥来家。

他不在家,家人指着山上,往里边,一准能找到他。果然,一辆农用车满载燎草,一招手,下来个人,正是汪祥来。

山脚边,两间搭起来的棚子,是堆放燎草的仓库,弥漫着呛人的味道。汪祥来正在把做好的成品燎草装车。“这一车马上运到宣纸集团,公司来人检验过了,质量没问题,送去直接打浆造纸。”汪祥来擦了擦汗,脸上身上全是灰,分不清是草灰还是石灰。说是燎草厂,就三个人,他,儿子,加上请的一名工人。

做燎草老汪可有些年头了。从1982年到现在,20多年汪祥来除了燎草没干过别的。说起燎草,他绝对是行家。“从农户手里收来的稻草,要加工到颜色完全变白,才能送去厂里。”这个过程是整整6个月。收来的稻草,成捆埋浸在溪水里1、2个月后,放入石灰水中渍灰,再腌灰,洗涤干净,运至晒滩上晒干。晒干的草还要背下来蒸煮,再洗,再上滩晒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