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清供砚收藏价值掌握要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康熙时期的绿端石夔龙纹砚)

砚台为文房四宝之一,是中国特有的具有特殊风格的一个文书工具,在北京翰海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一方清康熙时期的绿端石夔龙纹砚估价为40万至60万元,结果被买家以176万元拍走。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淑芬说,唐代是砚台的重要发展时期,出现了端石和歙石两大砚材。唐宋时期端砚的形制较为简单古朴,注重实用。明清两代是我国文房清供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清时期制砚的材质更加丰富,出现了瓦砚、铁砚、锡砚、玉砚、象牙砚、竹砚等等。在这个时候,从宫廷到民间,砚台都受到文人墨客的强烈追求。明代端砚的艺术性提高。到了清代,端砚由实用转向观赏,风格由古朴渐趋华丽,制作极为考究。成为集书法、绘画、雕刻等多种技艺于一体的精美工艺品。

砚台的收藏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第一是选材,第二是雕刻工艺,第三是造型品相。目前国际艺术品市场上的我国古代砚台拍卖价较高,其中大多由端砚创造。端砚石质细腻、滋润,花纹独特,深受文人墨客的珍爱。一般来说,方形、圆形的砚台要比不规则的砚台价格贵得多。人文背景对砚台的价值影响也非常大,故有“砚贵有名,身价倍增”的流传,指的是砚台上面的铭文。这也是近年“名人藏砚”升值极快的原因,1992年香港拍卖市场上出现一方17世纪砚台后由国画大师张大千收藏,经众多买家竞争,最终以38.5万港元落槌。

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文房清供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门类,特别是专场的出现,使得买家有机会获得经过名家收藏的物品,这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藏品的真实性。例如,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内首个文房用品专场将亮相中国嘉德本年度春季拍卖会。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